[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挤压液体肥料盒施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39175.9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敏;赵增贤;黄丽娜;魏守兴;魏军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70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香蕉 基部 膨大 挤压 液体 肥料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挤压液体肥料盒施肥的方法,包括两个施肥阶段,第一阶段,在香蕉假茎基部周长25‑30cm时,将液体肥料盒由无弹性塑料绑带固定至香蕉假茎离地面28~32cm处,随香蕉假茎增大而持续对液体肥料盒挤压,进行香蕉旺盛生长期的施肥;第二阶段,在香蕉假茎基部周长50‑55cm时,将液体肥料盒固定至香蕉假茎离地面28~32cm处,随香蕉假茎增大而持续对液体肥料盒挤压,进行香蕉花芽分化期的施肥,本发明通过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过程对液体肥料盒的挤压作用,形成香蕉营养生长期的缓和持续的施肥作用,该施肥方法,既有效稳定施肥,又能显著提高了香蕉长势,提前抽蕾,增加果指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挤压液体肥料盒的便捷高效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的茎秆可分为真茎和假茎两部分,真茎又包括地下球茎和地上茎;假茎是由着生在地下球茎上的叶鞘层层紧密包裹而形成,球茎的中心为生长点,为叶原基及花芽分化的位置。由假茎的横切面可以看出,叶鞘呈螺旋状排列,每片新叶都是从假茎的中心长出,生长过程中将老叶的叶鞘渐渐挤向外围,从而使得假茎不断增粗。经本团队研究发现,香蕉叶片是新老叶多片同时生长,而且每张叶片均是从球茎中心分化生长出,因此,假茎基部的膨大速度是香蕉植株生长速度的最原始体现。
传统对于香蕉种植的施肥方法,通常是根据香蕉不同生育期的生长情况,进行人工的多次施肥,间隔时间长,施肥操作复杂,施肥时间受天气情况及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很难做到合理施肥。而且香蕉生长所需养分供应是否合理、及时,将会严重影响香蕉抽蕾时间以及抽蕾后后的果指数和最终产量。因此,寻求一种便捷、高效且更加符合于生长规律与其养分需求规律的施肥方法,对有效降低劳动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香蕉产量提供重要的施肥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挤压液体肥料盒施肥的方法,是在充分考虑香蕉生长及其对养分需求特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去挤压香蕉液体肥料盒,形成香蕉营养生长期的缓和而连续不间断施肥作用,既有效稳定施肥,而且不影响香蕉生长,实现香蕉营养生长期更加便捷高效的施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香蕉假茎基部膨大挤压液体肥料盒施肥的方法,包括两个施肥阶段。
第一阶段为,在香蕉假茎基部周长25-30cm时,将液体肥料盒由无弹性塑料绑带固定至香蕉假茎离地面28~32cm处,在香蕉假茎基部周长小于50cm的阶段,随香蕉假茎增大而持续对液体肥料盒挤压,在压力作用下,袋中肥料沿肥料输送管流向至香蕉根部,无弹性塑料绑带两端设有卡扣,当假茎基部周长大于50cm时,无弹性塑料绑带则被撑开自动掉落,完成香蕉旺盛生长期的施肥;
第二阶段为,在香蕉假茎基部周长50-55cm时,将液体肥料盒由无弹性塑料绑带固定至香蕉假茎离地面28~32cm处,在香蕉假茎基部周长小于88cm的阶段,随香蕉假茎增大而持续对液体肥料盒挤压,在压力作用下,袋中肥料沿肥料输送管流向至香蕉根部,无弹性塑料绑带两端设有卡扣,当假茎基部周长超过88cm时无弹性塑料绑带被撑开自动掉落,若香蕉抽蕾期假茎基部周长未达到88cm,则经人工进行液体肥料盒解除,将残留的肥料挤压至蕉头周围,即完成香蕉花芽分化期的施肥。
进一步说明,所述液体肥料盒1为由两个或多个圆弧形肥料盒体2组成,所述圆弧形肥料盒体2的侧面两端依次进行首尾连接,形成中空圆环盒体,中空圆环盒体围绕于香蕉假茎外侧,圆弧形肥料盒体2的内侧曲面紧贴于香蕉假茎,圆弧形肥料盒体2的顶面设有肥料出口3,所述该肥料出口3连接肥料输送管4。
进一步说明,所述圆弧形肥料盒体2的内侧面及外侧面是由厚度为0.2~0.5mm的抗老化、可弯曲的PVC材料制成,其他面均为抗老化软质材料制成,其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P(磷酸烯醇丙酮酸)、PE(聚乙烯)、PO(环氧丙烷)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9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