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包边柔性灯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3213.8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康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4 | 分类号: | F21S4/24;F21V5/0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湘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2 | 代理人: | 罗若愚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柔性 | ||
一种二次包边柔性灯带,包括灯带主体和发光体,灯带主体包括混光层、第一遮光层和外皮,发光体包裹于所述混光层内,第一遮光层设置于第一侧面,外皮包括一次包边外皮和二次包边外皮,所述一次包边外皮包覆于所述混光层除顶面外的外缘,二次包边外皮包覆于所述于所述一次包边外皮外缘: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遮光层的遮挡,形成漫反射于混光层内,再经由一次包边外皮的第二遮光层遮挡,光线混匀后仅从顶面射出,并经二次包边外皮的再次混匀,既减少了发光体发出光线的衍射散失,又在出光面形成了匀光度高的光带,提高了灯带整体匀光性,提高了柔性霓虹灯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霓虹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包边柔性灯带。
背景技术
LED柔性霓虹灯是一种新型的线性灯光装饰产品,它看上去像普通的霓虹灯,但却能任意地进行弯曲,此产品具有抗碎和防水功能,在户内外均可使用。与传统霓虹灯相比,传统霓虹灯投资大,制作工艺复杂,使用玻璃管、高压电及惰性气体等诸多不便。取而代之的柔性霓虹灯采用全新的结构和LED技术,由特制的PVC外壳包上明亮的LED灯泡,运用特有的光学技术与专门的外壳设计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光线的强度和均匀度,而且减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柔性霓虹灯的灯带可任意弯曲,而灯带内的LED灯等发光体是点状分布的,故而弯曲后各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并非线性均匀分布,会导致整个灯带的出光不均匀,霓虹灯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二次包边柔性灯带,以提高灯带整体匀光性,提高柔性霓虹灯的使用效果。
一种二次包边柔性灯带,包括柔性的灯带主体和包裹于所述灯带主体内的发光体,所述灯带主体包括混光层、第一遮光层和外皮,所述发光体包裹于所述混光层内,以所述灯带主体出光的面为顶面,所述顶面相对的面为底面,所述顶面与底面之间的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发光体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于所述混光层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位置,所述外皮包括一次包边外皮和二次包边外皮,所述一次包边外皮包覆于所述混光层除顶面外的外缘而形成有第二遮光层,所述二次包边外皮包覆于所述于所述一次包边外皮外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之间形成有混光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灯带长度延伸方向为中心轴,以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的同一截面内,所述混光层外缘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发光体的出光面与混光层外缘第一侧面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的宽度比为(1.5~2):1;所述混光间隙与所述第二间距的宽度比为1:(6~8)。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混光层外缘的顶面与底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与第三间距的宽度比为(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还包括有自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底面方向的延伸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包边外皮在所述顶面位置凸设有呈弧形隆起的匀光部。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二次包边柔性灯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预设颜色的聚氯乙烯和匀光剂粉料,以重量比为10:(0.8~1.2)的比例混匀,热熔后挤出包裹于所述发光体和第一遮光层外,形成混光层;
混光层降温至40℃以下后,将不透明聚氯乙烯粉料热熔后挤出包裹于所述混光层除顶面外的外缘,形成一次包边外皮;
所述一次包边外皮降温至40℃以下后,将透明聚氯乙烯粉料热熔后挤出包裹于所述一次包边外皮外缘,形成二次包边外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康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康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