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动态快速数字AGC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3468.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宇;甘杰;孔良;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快速 数字 agc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AGC控制电路将接收机的信道链路分为射频部分和中频部分两段,在射频部分信道链路中,接收机接收的射频信号通过前端第一跳频滤波器放大电路,经第一数控衰减器Gain按需实现衰减的第一步进或叠加衰减后,经过两次混频输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经第二跳频滤波器放大电路进行增益放大,实现衰减的第二步进或叠加衰减后,通过耦合检波运算放大器转化为模拟电压,再由模数转换器AD将此模拟信号转换为送入FPGA的数字信号,数字AGC射频检测模块根据ADC输出,实时调整射频衰减和中频衰减输出射频检波,利用射频检波结果初步确定控制衰减量,对链路增益进行粗略调整;同时将控制衰减量送入射频峰值检测模块和峰值锁存模块进入射频增益控制模块构成对射频电路进行控制的第一并联射频反馈式环路,并经二级变频器完成二级变频后送入中频滤波器进行中频滤波,通过顺次串联的第三级数控衰减器,第四级数控衰减器、第一视频图形阵列VGA、第二视频图形阵列VGA和模数转换器ADC,通过1^2+Q^2模块送入中频峰值检测模块和平均功率检测模块,进入中频增益控制模块构成中频增益控制的第二并联AGC环路,并将射频检波结果联合中频AD的检测结果,判断射频检波结果是干扰信号还是有用信号;射频检波部分第一并联射频反馈式环路进行射频链路的增益控制,对链路增益进行粗略调整和双环分别进行调整;第二并联AGC反馈式环路通过中频增益控制模块,利用中频检波及AD采样结果对中频AGC进行控制,对链路进行精细调整,通过中频AD检测,快速控制后端数控衰减器,调整中频输出信号强度在AD动态范围内,控制数字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输出功率,完成整个数字自动增益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波器输入功率处于非线性区域,数字AGC射频检测模块首先将功率调节到线性区域,然后根据ADC采样,实时监测链路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频峰值检测模块和平均功率检测模块采用双环分别进行调整,射频检波部分进行射频链路的增益控制,对链路进行粗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数控衰减器和第二级数控衰减器的型号为SX361EE,用于控制射频信号的衰减;第三级数控衰减器和第四级数控衰减器的型号为SX361EE,用于控制中频信号的衰减;第二级数控衰减器相连的是混频器,用于二次变频,采用的型号为SFM308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射频和中频信号幅度信号的检波器的型号为HKPC58012SIP;AD变换用的型号是YA16S125,用于将检测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FPGA用于射频信号变频到中频;所述的射频峰值检测模块采用JFM7K325T-FFG900,完成信号的采集和控制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射频检测信号通过射频检测信号强度对应端口输入功率≤P1时,数字AGC射频检测模块根据ADC输出,对射频不调整,中频进行调整,本次AGC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射频检测信号输入功率P≥P1,但≤P2时,数字AGC射频检测模块等待中频调整检测结果,中频调整后≤P3时,结束本次AGC调整,但是中频调整后输出仍然≥P4,需要射频进行衰减S3,之后本次AGC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态快速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射频检测信号输入功率≥P2时,射频衰减S1,中频衰减S2,中频调整后输出≤P3时,数字AGC射频检测模块结束本次AGC调整,但是中频调整后输出≥P3,数控衰减器需要射频进行衰减S3,中频调整后AGC结束,完成整个射频AGC控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4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水堆堆腔液位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纺织布热粘成型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