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乳杆菌TCI837及其用途以及补铁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3577.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咏翔;郑磾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岳特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6;A23L33/135;A61K35/747;A61P1/00;A61P25/20;A61P1/12;A61P7/06;A61P3/02;A61K31/295;C12R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王馨仪 |
地址: | 2015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杆菌 tci837 及其 用途 以及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乳杆菌TCI837及其用途以及补铁组合物,其中植物乳杆菌TCI837寄存于DSMZ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且寄存编号为DSM 33843。基此,植物乳杆菌TCI837可用于制备补充铁质及/或促进受体铁质吸收的组合物,以及可用于制备改善受体的肠道菌相的组合物。并且,组合物可为补铁组合物,其包括植物乳杆菌TCI837及铁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特别是关于一种植物乳杆菌TCI837(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CI837),其可用于制备补充铁质、促进受体铁质吸收及/或改善受体的肠道菌相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铁质作为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其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制造血红素。一般而言,日常饮食摄取到的铁可满足健康男人及停经妇女的需要,却不能满足15-49岁行经期妇女、孕妇、青少年及婴儿的较大需求量。
研究发现对缺铁族群来说,难以通过饮食补充日常需求量。常见食物中铁主要分为血基质铁及非血基质铁。其中,血基质铁虽较易吸收,却容易有氧化三甲胺(TMAO;一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生物指标)吸收过高的疑虑,而非血基质铁的吸收率则较低。因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摄取到足够的铁质已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营养缺乏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缺铁的问题不仅盛行于开发中国家,也仍是已开发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
不仅如此,人体肠道中的铁质吸收的限制多。研究发现,人体摄取的80%铁质经消化道氧化成不易吸收的三价铁离子(Fe3+),使得65%-95%摄取的铁质于肠道中流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植物乳杆菌TCI837,其可用于制备补充铁质、促进受体铁质吸收及/或改善受体的肠道菌相的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植物乳杆菌TCI837以寄存编号DSM 33843寄存于DSMZ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German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Cell Cultures,DSMZ)。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植物乳杆菌TCI837用于制备补充铁质及/或促进受体铁质吸收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植物乳杆菌TCI837,而植物乳杆菌TCI837寄存于DSMZ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且寄存编号为DSM338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组合物为补铁组合物,其可用以补充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促进受体铁质吸收是指提升受体体内的铁蛋白含量、降低受体的血清总运铁容量、提升受体的红血球含量、提升受体的血红素含量、提升受体的血容积比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受体具有缺铁性贫血症状时,植物乳杆菌TCI837具有改善受体缺铁性贫血引起的不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缺铁性贫血症状是指受体手脚冰冷、抽筋症状、受体体力变差、受体改变姿势时引起的头晕症状、受体于平静时产生的头晕症状、受体感到虚弱无力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植物乳杆菌TCI837用于制备改善受体的肠道菌相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植物乳杆菌TCI837,而植物乳杆菌TCI837寄存于DSMZ德国微生物保藏中心且寄存编号为DSM 33843。并且,改善受体的肠道菌相为增加益生菌并减少坏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肠道菌相包括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菌、曲状杆菌属(Campylobacter)菌、小肠(Intestinibacter)菌、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菌及毛螺菌科[真杆菌]反刍动物群(Lachnospiraceae[Eubacterium]ruminantium group)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植物乳杆菌TCI837具有耐酸、耐胆碱或/及于受体肠道定殖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岳特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百岳特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和内容反向接力方法
- 下一篇:北斗通信系统中入站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