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次磷酸钠副产磷化氢的提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3968.8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范佳利;屈云;路明清;周勇;姜海峰;郑国伟;吕杨;屈满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06 | 分类号: | C01B25/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7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钠 磷化氢 提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磷酸钠副产磷化氢的提纯方法,次磷酸钠反应单元产生的含磷化氢的尾气经碱洗、气水分离后得到预处理的磷化氢尾气;预处理的磷化氢尾气经预冷干燥后得到干燥的磷化氢尾气;将预冷干燥后的磷化氢尾气经深冷得到液态磷化氢;将低温液态磷化氢汽化后再进行二次深冷得到高纯液态磷化氢。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次磷酸钠副产物磷化氢尾气的回收率,同时也提高了副产物磷化氢作为下游原料的纯度,为烷基膦和电子级磷烷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磷化氢的提纯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次磷酸钠是无机磷化工产品中的重要品种,在其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磷化氢尾气,生产原料黄磷消耗中约有20-25%转化为磷化氢。副产物磷化氢尾气除含有水蒸气、黄磷蒸气和固体杂质外,主要成分为(V/V%):PH3=35-45%,H2=50-60%,N2=5-10%,CO2=0.01-0.1%,P2H4=0.03-0.06%,AsH3=0.003-0.006%。目前,次磷酸钠副产物磷化氢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1、以磷化氢尾气为原料合成季鏻盐系列阻燃剂、杀菌剂。如直接以磷化氢尾气为原料,经水洗或碱洗处理后,与甲醛和硫酸反应得到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或与甲醛和盐酸反应得到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这种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投资较低,可以直接利用磷化氢尾气为原料,只需通过水洗和碱洗除去尾气夹带黄磷,可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季鏻盐系列产品,因而得到绝大多数次磷酸钠生产厂家的采用。
2、将磷化氢燃烧氧化为磷酸。这种方法降低了黄磷的附加值,但是可以作为方法1的有益补充,因为方法1季鏻盐系列产品的磷化氢吸收利用率大约在75-85%,未完全反应的磷化氢尾气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工艺简单、投资低。
这些方法对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产生的磷化氢尾气处理效果良好,实现了剧毒气体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但是产生的附加值较低。
另一方面磷化氢是工业合成烷基膦的重要原料,烷基膦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同时磷化氢也可以用来生产电子特气磷烷,磷烷是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重要N型掺杂源,其可用于多晶硅化学气相沉淀、外延GaP材料、离子注入工艺、MOCVD工艺、磷硅玻璃钝化膜制备等工艺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次磷酸钠副产磷化氢的提纯方法。
副产物磷化氢尾气除含有水蒸气、黄磷蒸气和固体杂质外,主要成分为(V/V%):PH3=35-45%,H2=50-60%,N2=5-10%,CO2=0.01-0.1%,P2H4=0.03-0.06%,AsH3=0.003-0.006%。由于磷化氢尾气中含有磷泥和其他固体杂质,易造成物料输送管线堵塞,需进行预处理除去磷泥和其他固体杂质;由于磷化氢沸点低达-87.5℃,对磷化氢尾气进行低温冷凝回收时,尾气中的微量水蒸气易在低温下形成冰堵,需要对尾气进行分级冷冻干燥;此外,尾气中微量或痕量的CO2、AsH3由于沸点或其他理化性质与PH3极为相似,加之以痕量形式存在也进一步加大了磷化氢提纯的难度。
本发明提供的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磷化氢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次磷酸钠反应单元产生的磷化氢尾气排出后进入磷化氢气柜储存,经碱洗、气液分离后得到预处理的磷化氢尾气。
所述的碱洗采取二级碱洗喷淋塔,其中一级喷淋塔所用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其质量浓度为5-15%;二级喷淋塔所用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其质量浓度为32-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3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