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4321.7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7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辛晨光;张钟瑶;李孟委;金丽;范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93 | 分类号: | G01P15/093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连慧敏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导 倏逝场 耦合 单片 光学 mems 加速度计 | ||
1.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硅纳米线(1)、弯曲硅纳米线(2)、输出硅纳米线(3)、质量块(4)、悬臂梁(5)、支撑结构(6),所述弯曲硅纳米线(2)固定在质量块(4)上,所述弯曲硅纳米线(2)的一端与输入硅纳米线(1)耦合,所述弯曲硅纳米线(2)的另一端与输出硅纳米线(3)耦合,所述质量块(4)通过悬臂梁(5)与支撑结构(6)连接,所述输入硅纳米线(1)、弯曲硅纳米线(2)均固定在支撑结构(6)上;所述输入硅纳米线(1)的端面输入泵浦光,所述泵浦光耦合入输入硅纳米线(1)中以导波方式传输,然后通过倏逝场耦合的方式导波能量从输入硅纳米线(1)耦合入位于质量块(4)上的弯曲硅纳米线(2)中,在弯曲硅纳米线(2)中传输一段距离后,同样经由倏逝场耦合入输出硅纳米线(3)中,当输入加速度量,所述质量块(4)与支撑结构(6)发生相对位移,带动弯曲硅纳米线(2)相对输入硅纳米线(1)、输出硅纳米线(3)发生轴向位移,弯曲硅纳米线(2)和输出硅纳米线(3)的位移引发重叠长度改变,从而导致耦合效率变化,通过检测输出硅纳米线(3)输出光功率变化推算出弯曲硅纳米线(2)位移量,进而计算出输入加速度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硅纳米线(1)的一侧设置有半导体激光器(7),所述输入硅纳米线(1)与半导体激光器(7)之间设置有透镜(8),所述输出硅纳米线(3)的一侧设置有光电探测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光的中心波长范围为1100nm至2200nm,所述泵浦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光输入输入硅纳米线(1)的耦合方式采用光栅衍射耦合、透镜聚焦或端面对准直接耦合,所述泵浦光输入输入硅纳米线(1)的耦合效率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5)采用T形梁结构或蛇形弹簧结构,所述质量块(4)、悬臂梁(5)、支撑结构(6)的材料均采用S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硅纳米线(1)、弯曲硅纳米线(2)、输出硅纳米线(3)的截面面积小于(1/20)λ2,所述λ为泵浦光的中心波长,所述弯曲硅纳米线(2)与输入硅纳米线(1)、输出硅纳米线(3)的间距小于(1/3)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硅纳米线(1)与弯曲硅纳米线(2)的重叠长度为单个耦合周期的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波导倏逝场耦合的单片式光学MEMS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4)上弯曲硅纳米线(2)的半径大于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43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间开抽油机定点启停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曲面屏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