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温湿度及压力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测试腔体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5202.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邹蕊矫;舒琳;罗跃川;李恪宇;蒋涛;阎大伟;王雪敏;彭丽萍;吴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 压力 进行 控制 传感器 测试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温湿度及压力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测试腔体及应用方法,包括:测试腔,其内设置有放置待测传感器样品的平台;设置在与测试腔上方的盖体,其在与平台相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窗口;设置在平台下方的第一加热机构;设置在测试腔内以获取对应湿度、温度、压力相关参数的传感器组;与传感器组通信连接的控制器;与测试腔相配合的真空泵;与测试腔相配合的加湿器、机械泵、空气压缩机。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温湿度及压力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测试腔体及应用方法,提供多个环境场景的在线检测需要,保证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温湿度及压力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测试腔体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感器实际应用中,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均会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产生影响,造成误差甚至错误。为了全面提升传感器的稳定性,需要掌握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湿度和气压环境下的性能规律,从而保证输出信号真实可靠。
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套专门应用于传感器输出信号检测的多场景测试装置,使得传感器的检测效果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对温湿度及压力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测试腔体,包括:
测试腔,其内设置有放置待测传感器样品的平台;
设置在与测试腔上方的盖体,其在与平台相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窗口;
设置在平台下方的第一加热机构;
设置在测试腔内以获取对应湿度、温度、压力相关参数的传感器组;
与传感器组通信连接的控制器;
与测试腔相配合的真空泵;
与测试腔相配合的加湿器、机械泵、空气压缩机;
其中,所述控制器与加湿器、第一加热机构、机械泵、真空泵、空气压缩机的通信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与窗口相配合的显微镜,以及与控制器或外部测试仪相配合的显示器;
其中,所述显微镜通过相配合的第一安装组件可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显示器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安装组件设置在立柱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套设在立柱上的多个限定环,各限定环通过侧壁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固定在立柱上;
设置在相邻限定环之间的固定套,其上延伸有两块与显微镜固定端相配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端通过相配合的固定轴和/或第二螺钉实现连接;
其中,在固定板与固定端相配合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的与固定端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弧形突起,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与弧形突起相配合的弧形限定槽。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与显示器上下端相配合的两块支撑板,各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显示器深入的折弯槽;
用于将各支撑板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两块连接板;
与支撑板或连接板相配合的至少一块安装板;
其中,所述折弯槽内设置有相配合的硅胶层,所述连接板、支撑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条形孔或固定孔;
所述安装板在与立柱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侧壁上设置相配合的空心橡胶层;
所述安装环通过侧壁上设置的第三螺钉固定在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制氢系统温度预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高强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