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5666.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安泰普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4 | 分类号: | C25D11/14;C25D11/10;C25D11/08;C25D11/18;C25D1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唐超 |
地址: | 516121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阳极 氧化 着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所述铝合金的表面进行抛光;步骤二,对所述铝合金的表面进行除油;步骤三,使用中和溶液清洗所述铝合金的表面;步骤四,将铝合金置于阳极氧化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形成阳极氧化层,所述阳极氧化溶液包括;0.5‑2g/L的草酸、30‑80g/L的铬酸酐、0.5‑5g/L的硼酸、0.5‑1g/L的磷酰基乙酸、0.1‑0.5g/L的3,4‑二羟基苯乙酸,阳极氧化的温度为40‑50℃,阳极氧化的阴极电流密度为0.5‑1A/dm2,阳极氧化的电压为25‑40V;步骤五,使用着色溶液对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进行着色;步骤六,对着色后的阳极氧化层进行封孔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了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在自然环境下它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天然氧化层,但是该非晶态的薄膜结构松散,不能提供良好的耐蚀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这种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氧化层的耐候性和可靠性都非常差,因此需要对铝合金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形成高防护性的阳极氧化层。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装饰性,铝合金在完成阳极氧化处理后会进行着色,铝合金的传统着色方法多采用一步电解法或二步电解法,需要引入相应的金属盐,重金属离子处理不当容易污染环境,而且传统着色方法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色彩较为单一。
为了在着色过程中减少金属盐的使用,铝合金在完成阳极氧化处理后还可以采用化学着色方法替代电解法着色进行着色,化学着色方法是使用含有有机着色剂的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着色,有机着色剂吸附并进入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中,最后通过封闭处理工艺将膜孔封闭而使有机着色剂永久固定在铝表面。但现有的应用于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的化学着色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工艺对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的微观结构有重要影响,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的微观结构对于化学着色的效果影响重大,因此容易出现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后出现不同区域色差较明显、色泽不均匀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有机着色剂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之间的附着力较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的方法,旨在完善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采用化学着色方法进行着色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铝合金的表面进行抛光,从而将铝合金表面原有的氧化层除去;
步骤二,对铝合金的表面进行除油;
步骤三,使用中和溶液清洗铝合金的表面;
步骤四,将铝合金置于阳极氧化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形成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溶液包括:0.5-2g/L的草酸、30-80g/L的铬酸酐、0.5-5g/L的硼酸、0.5-1g/L的磷酰基乙酸、0.1-0.5g/L的3,4-二羟基苯乙酸,阳极氧化的温度为40-50℃,阳极氧化的阴极电流密度为0.5-1A/dm2,阳极氧化的电压为25-40V,阳极氧化的时间为20-60min;
步骤五,使用着色溶液对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层进行着色;
步骤六,对着色后的阳极氧化层进行封孔处理。
上述相邻步骤之间还包括水洗处理工序,即使用40-60℃的流动去离子水清洗铝合金1-2min。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将铝合金表面涂覆抛光膏后进行机械抛光,使铝合金的表面干净而且没有划痕;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将铝合金置于碱性除油液中10-15min,碱性除油液包括30-40g/L的氢氧化钠,碱性除油液的温度40-50℃。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将铝合金置于中和溶液中清洗1-2min,中和溶液为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硝酸溶液,中和溶液的温度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安泰普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安泰普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5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柔结合防爆结构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铰链模组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