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7060.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烁;高英伟;周贤;艾青;钟迪;李云鹏;姚国鹏;徐世明;黄永琪;安航;白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K13/00;F03G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地热能 临界 二氧化碳 发电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1)、二氧化碳透平(2)、第一回热器(3)、冷却器(5)、第一预热器(6)、间冷换热器(10)和地热单元;
燃烧器(1)的二氧化碳出口与二氧化碳透平(2)的入口相连,二氧化碳透平(2)的出口与第一回热器(3)的热端入口相连,第一回热器(3)的热端出口分别与冷却器(5)的入口和间冷换热器(10)的热端入口相连,冷却器(5)的出口与第一预热器(6)的二氧化碳入口相连,第一预热器(6)的二氧化碳出口和间冷换热器(10)的热端出口均与第一回热器(3)的冷端入口相连,第一回热器(3)的冷端出口与燃烧器(1)的二氧化碳入口相连;
间冷换热器(10)的冷端入口和第一预热器(6)热端入口均与地热单元的放热端连接,间冷换热器(10)的冷端出口和第一预热器(6)热端出口均与地热单元的吸热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预热器(6)和第一回热器(3)之间设置有第二预热器(8),第一预热器(6)的二氧化碳出口与第二预热器(8)的二氧化碳入口相连,第二预热器(8)的二氧化碳出口和间冷换热器(10)的热端出口均与第一回热器(3)的冷端入口相连;间冷换热器(10)的冷端出口与第二预热器(8)的热端入口连接,第二预热器(8)的热端出口与地热单元的吸热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预热器(6)的二氧化碳出口与第二预热器(8)的二氧化碳入口之间连接有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的出口与第二预热器(8)的二氧化碳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回热器(3)的热端出口连接有第二回热器(4)的热端入口,第二回热器(4)的热端出口分别与冷却器(5)的入口和第一压缩机(9)的入口相连,第一预热器(6)的二氧化碳出口与第二回热器(4)的冷端入口相连,第二回热器(4)的冷端出口和间冷换热器(10)的热端出口均与第一回热器(3)的冷端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回热器(3)的热端出口连接有第一压缩机(9)的入口,第一压缩机(9)的出口与间冷换热器(10)的热端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间冷换热器(10)的热端出口连接有第二压缩机(11)的入口,第二压缩机(11)的出口与第一回热器(3)的冷端入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器(1)入口连通有空气和天然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地热单元包括地热井(12)和回灌井(14),地热井(12)的地热水出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13)入口,气液分离器(13)的水蒸气出口连接间冷换热器(10)的冷端入口,间冷换热器(10)的冷端出口连接回灌井(14)的入口,气液分离器(13)的水出口连接第一预热器(6)的地热水入口,第一预热器(6)的地热水出口连接回灌井(14)的入口。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利用地热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燃烧器(1)中产生热能,在第一回热器(3)中回热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进入燃烧器(1)被加热,然后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进入二氧化碳透平(2)做功发电,出口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在第一回热器(3)中进行余热回收后,一部分进入冷却器(5)被冷凝,一部分进入进入间冷换热器(10);
从冷却器(5)出来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在第一预热器(6)中被地热单元的放热端内的工质进行预热,预热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进入第一回热器(3)进行回热后,再进入燃烧器(1)完成一个循环;
从间冷换热器(10)放热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进入第一回热器(3)进行回热后再进入燃烧器(1)完成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0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