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发分离式热控一体化相控阵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7267.1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艳;张正谦;陈天夫;王梓涵;王兆轩;山妮娜;刘鹏;贺畅;陈璐;段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天绘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3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发 分离 式热控 一体化 相控阵 架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发分离式热控一体化相控阵架构,包括:接收阵面、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发射阵面、发射热控结构主体;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及发射热控结构主体组成热控主体,接收阵面与发射阵面分别组阵,接收阵面位于接收热控结构主体上,发射阵面位于发射热控结构主体上,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和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可独立拼接。本发明解决了收发阵面独立热控及可分离式调测等难点,具有结构设计集成度高、纵向尺寸小、整机重量轻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控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收发分离式热控一体化相控阵架构。
背景技术
相控阵天线以其优越的性能及用户体验逐渐在卫星通讯领域崭露头角,但其阵面高密度集成性和高热流密度也是相控阵系统设计的核心难点,其设计高度一致配合性也直接影响产品的装配结果,热控方案更是直接影响天线能否正常开机工作。但上述各方面无法相互独立展开,是冗杂交织互相影响甚至互相矛盾的系统级难点,故一个合理的整机系统架构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分离式热控一体化相控阵架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发分离式热控一体化相控阵架构,包括:接收阵面、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发射阵面、发射热控结构主体;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及发射热控结构主体组成热控主体,接收阵面与发射阵面分别组阵,接收阵面位于接收热控结构主体上,发射阵面位于发射热控结构主体上,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和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可独立拼接。
优选的,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均采用均热板散热,均热板内腔填充工质。
优选的,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及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在侧面设有一体化散热翅片,同时加装风机。
优选的,网络件安装接热控主体背面,网络件包括网络件A、网络件B,在热控主体上开孔,实现热控主体与网络件之间的垂直互联。
优选的,接收阵面与发射阵面通过接地柱贯穿天线通孔后在顶端焊接,将天线与热控主体固定成为一体,在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及发射热控结构主体上设计有一组定位柱,将接收阵面及发射阵面先定位后,再通过螺钉从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发射热控结构主体背面的沉孔逐个固定。
优选的,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和发射热控结构主体的外形互补嵌套设计,连接通过正面螺钉从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向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安装固定,背面螺钉从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向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安装固定,以及侧面螺钉从发射热控结构主体向接收热控结构主体安装固定实现拼接。
优选的,风冷风机直接安装在散热翅片侧面。
优选的,接收阵面及发射阵面的控制供电接口、射频接口与网络件上对应接口穿过热控主体避让通孔实现垂直互联层叠式架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解决了收发阵面独立热控及可分离式调测等难点,具有结构设计集成度高、纵向尺寸小、整机重量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接收热控结构主体结构图;
图3发射热控结构主体结构图;
图4接收热控结构主体与发射热控结构主体结构图;
图5本发明层叠式架构图;
图6本发明垂直互联示意图;
图中:接收阵面(1)、接收热控结构主体(2)、发射阵面(3)、发射热控结构主体(4)、网络件A(5)、网络件B(6)、控制供电接口(7)、射频接口(8)、侧面螺钉(9)、正面螺钉(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天绘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天绘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7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电机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镜头模组的驱动装置及镜头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