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8342.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施雪军;李青彬;杜祥祥;马爽;任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9/06;C08K9/04;C08K9/02;C08K3/04;C08K5/134;C08K5/5313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纳米 阻燃 导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原料包括尼龙树脂、碳纳米管以及抗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是经过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其各原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尼龙树脂79~94.5%;
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5~20%;
抗氧剂 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中,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采用直径为20~50 nm、长度为20~70 µm的碳纳米管,经过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修饰之后,再键合阻燃剂DDP。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添加量为复合体系质量分数的5~2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尼龙树脂采用尼龙6、尼龙66或前述两种尼龙的混合料或两者的合金树脂;抗氧剂使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成;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尼龙树脂和抗氧剂其三者的添加质量比例为:
尼龙树脂 79%;
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20%;
抗氧剂 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尼龙树脂采用尼龙6、尼龙66或前述两种尼龙的混合料或两者的合金树脂;抗氧剂使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成;
改性碳纳米管、尼龙树脂和抗氧剂其三者的添加质量比例为:
尼龙树脂 89.5%;
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10%;
抗氧剂 0.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尼龙树脂采用尼龙6、尼龙66或前述两种尼龙的混合料或两者的合金树脂;抗氧剂使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成;
改性碳纳米管、尼龙树脂和抗氧剂其三者的添加质量比例为:
尼龙树脂 94.5%;
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5%;
抗氧剂0.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尼龙树脂采用尼龙6、尼龙66或前述两种尼龙的混合料或两者的合金树脂;抗氧剂使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成;
改性碳纳米管、尼龙树脂和抗氧剂其三者的添加质量比例为:
尼龙树脂 84.5%;
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15%;
抗氧剂 0.5%。
8.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尼龙树脂采用尼龙6、尼龙66或前述两种尼龙的混合料或两者的合金树脂;抗氧剂使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成;
改性碳纳米管、尼龙树脂和抗氧剂其三者的添加质量比例为:
尼龙树脂 91.5%;
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8%;
抗氧剂 0.5%。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偶联剂KH-560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接枝处理,然后通过羧基开环反应将阻燃剂DDP键合到碳纳米管表面,得到表面经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
2)将步骤1)制备的表面经阻燃剂DDP修饰的碳纳米管、尼龙树脂颗粒和抗氧剂分散均匀,得到混合基料;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挤出熔融共混,造粒得到复合材料的切片粒料;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切片粒料经过注塑成型,制得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尼龙/碳纳米管阻燃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挤出机熔融共混温度控制在220~280℃,转速设置为70~100r/min;步骤4)中,注塑机成型温度控制在220~2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平躺式烘烤线
- 下一篇:移动电源相机开关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