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可脱弹簧圈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8598.7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方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5 | 代理人: | 李思琼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血管瘤 弹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可脱弹簧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卡紧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卡紧部的上方;所述贴合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下方;所述堵塞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上方;堵塞部的弹性杆在输送设备内为圆柱状结构,而当弹性杆脱离输送设备时,其自身脱离束缚,从而发生弹性形板,螺旋在血管瘤体内,而填充弹簧套在弹性杆上,使其可跟随弹性杆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弹性杆对填充弹簧进行定形,而通过填充弹簧对瘤体内部空间进行填充,从而避免血液进入瘤体内产生旋涡,从而对血管瘤进行治疗,解决了目前传统弹簧圈而言,在其与输送设备分离后,发生不可控的形变,从而缠绕在血管瘤内,使其不便于进行拆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可脱弹簧圈。
背景技术
血管瘤由动脉和静脉两种成分构成;发病部位多在四肢、头颈和颅内,局限于眶内者少见,多由扩张的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双重供血,输入动脉和输出动脉一般均有数支,管径较一般血管粗;两种血管间为异常的小动脉、小静脉和动静脉直接交通而成的血管团,而目前在对血管瘤治疗时,大都通过添加弹簧圈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因此需要一种可脱弹簧圈。
然而,就目前传统弹簧圈而言,在其与输送设备分离后,发生不可控的形变,从而缠绕在血管瘤内,使其不便于进行拆除,并且人体血管具有一定的舒张性,而弹簧圈因缠绕在其内部,导致其弹性受到阻碍,从而在血管伸张时,导致血管瘤口增大,从而影响弹簧圈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可脱弹簧圈,其具有堵塞部,通过填充弹簧套在弹性杆上,从而使装置在脱离输送设备后,填充弹簧跟随弹性杆发生形变,使其在不缠绕的情况下对血管瘤进行填充,从而便于后期进行拆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可脱弹簧圈,具体包括:卡紧部;所述卡紧部包括:底盘,底盘为圆台状结构,底盘的外壁上设有四处矩形凹槽,底盘的矩形凹槽内设有圆柱状转轴,底盘的顶部设有圆形通孔;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卡紧部的上方,固定部的伸缩杆底部的圆柱状凸起固定连接在底盘的顶部,固定部包括:伸缩杆,伸缩杆为圆柱杆状结构,伸缩杆的底部设有圆柱状凸起,伸缩杆的圆柱状凸起上设有复位弹簧,伸缩杆滑动连接在固定部的滑动孔内;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下方,贴合部的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固定部的翻转槽内,贴合部的下翻板转动连接在底盘外壁的矩形凹槽内;堵塞部,所述堵塞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上方,堵塞部的弹性杆底部固定连接在滑动孔内,堵塞部的稳定槽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堵塞部包括:弹性杆,弹性杆为螺旋结构,弹性杆的外轮廓呈球状,弹性杆具有弹性,弹性杆的末端设有圆柱状凸起。
可选的,所述卡紧部还包括:伸缩槽,伸缩槽为梯形凹槽,伸缩槽的顶部连接有矩形凹槽,伸缩槽共设有四处,伸缩槽设置在底盘的外壁下方。
可选的,所述卡紧部还包括:稳定杆,稳定杆为圆柱状结构,稳定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稳定杆固定连接在伸缩槽内;卡块,卡块为梯形结构,卡块的顶部设有矩形凸起,卡块的后侧设有圆柱状凹槽,卡块滑动连接在伸缩槽内,卡块后侧的圆柱状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稳定杆。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顶架,顶架为圆柱状结构,顶架的底部设有圆形凹槽,顶架顶部的圆形凹槽在底盘的圆形通孔的正上方;所述翻转槽为矩形凹槽,翻转槽左右两侧连接有轴孔,翻转槽共设有四处,翻转槽设置在顶架的外壁上。
可选的,所述滑动孔为圆柱状凹槽,滑动孔的底部连接有圆形通孔,滑动孔设置在顶架的顶部中间位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圆柱状结构,连接杆的左右两侧设有圆环状凸起;贴合部包括:上翻板,上翻板为方形板状结构,上翻板的顶部设有轴孔,上翻板的底部设有矩形凹槽,上翻板的顶部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
可选的,所述下翻板为方形板状结构,下翻板的底部设有圆形轴孔,下翻板的顶部设有矩形凸起,下翻板顶部的矩形凸起转动连接在上翻板的矩形凹槽内;贴合部还包括:顶块,顶块为梯形结构,顶块的后侧的左右两端设有楔形凸起结构,顶块通过楔形凸起转动连接在下翻板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