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区碳测算方法、展示平台、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48676.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0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雷宗雄;周文闻;肖镭;冯烈丹;邱剑;李绪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7 | 代理人: | 汤陈龙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区 测算 方法 展示 平台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地区碳测算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地区的高精度地图数据,从所述高精度地图数据中确定所述地区中地块类型不同的多个地块,以及各个地块的地块主体和地块边缘;所述地块边缘由地块的边界向地块内部和外部均延伸设定距离之后得到;
确定不同地块类型的地块在地块边缘的交界区域,以得到多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
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的碳吸收能力,以及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碳吸收能力;
根据各个地块主体的碳吸收能力和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碳吸收能力,确定所述地区的碳吸收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的碳吸收能力包括:
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用于碳吸收的地块环境信息;
根据各个地块主体的地块环境信息以及地块类型,分别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
根据各个地块主体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以及各个地块主体的面积,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的碳吸收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各个地块主体的地块环境信息以及地块类型,分别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包括:
将地块主体的地块环境信息,以及地块主体的地块类型,输入第一碳吸收因子模型,得到第一碳吸收因子模型输出的地块主体在所属地块类型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其中,所述第一碳吸收因子模型用于评估各个类型的地块在单位面积的固碳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获取多个第一类地区的训练特征向量;基于多个第一类地区的训练特征向量,以各第一类地区的二氧化碳减量为线性拟合目标,通过逻辑回归推理方式训练第一碳吸收因子模型;第一类地区的训练特征向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信息的向量化:第一类地区的工业类型、第一类地区中各地块类型的面积占比、人口密度、地块环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碳吸收能力包括:
确定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用于碳吸收的地块环境信息;
根据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对应的地块类型组合以及地块环境信息,分别确定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
根据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以及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面积,确定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碳吸收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对应的地块类型组合以及地块环境信息,分别确定各个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包括:
将地块边缘交界区域的地块环境信息,以及地块边缘交界区域对应的地块类型组合,输入第二碳吸收因子模型,得到第二碳吸收因子模型输出的地块边缘交界区域在所属地块类型组合的单位面积碳吸收能力;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第二类地区的训练特征向量;基于多个第二类地区的训练特征向量,以各第二类地区的二氧化碳减量为线性拟合目标,通过逻辑回归推理方式训练第二碳吸收因子模型;所述第二类地区处于不同类型地块交界处的设定距离的平行地理带之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获取地块主体中布置的传感器所采集的碳排放数据,所述传感器布置在地块主体的碳排放观测点;
根据地块主体的地块类型,以及地块主体中布置的传感器所采集的碳排放数据,推演各个地块主体在所属地块类型下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根据各个地块主体在所属地块类型下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以及各个地块主体的面积,确定各个地块主体的碳排放量;根据各个地块主体的碳排放量,确定地区的碳排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未经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86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