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梯田地域进行稻鱼混养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49072.0 申请日: 2021-12-01
公开(公告)号: CN114051897B 公开(公告)日: 2023-01-24
发明(设计)人: 邓仕运;邓菲菲;刘爱清 申请(专利权)人: 衡阳县仕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K61/10
代理公司: 湖南中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9 代理人: 杨筠
地址: 421200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梯田 地域 进行 混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梯田地域进行稻鱼混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梯田地域进行稻鱼混养,其选用符合条件的梯田区域作为种植区域进行稻田处理,沿长度方向挖间隔沟,并在间隔沟的沟侧壁上衬竹编板加固。稻田处理完成后施加底肥并引水养田,然后插秧并进行秧苗养护,并依顺序投放一期鱼苗以及二期鱼苗,其一期鱼苗为禾花鱼鱼苗,而二期鱼苗为塘鲺与泥鳅的混合鱼苗;每年11月完成对当年一期鱼苗的捕捞,捕捞比例大于90%,并在下一年重新进入一期鱼苗的养殖循环;而二期鱼苗可在鱼苗成熟后随时进行捕捞。本发明适应于梯田地域,可在梯田上的小尺寸稻田中进行高密度养鱼,并获得较佳的投入输出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中的混合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梯田地域进行稻鱼混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国情中,虽然国土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密度大,存在人均土地占用面积少的问题,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需要通过技术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梯田作为土地资源的一种合理利用方式,是一种对山地、丘陵地区对坡地进行有效利用的耕作方式,在中国东南省份降雨均匀的地区非常常见,其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同时,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同时也能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土,对坡地水土保持也有较佳的效果,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体量较大的梯田还能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持续保持,在我国作为代表的就有云南元阳县的元阳梯田、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湖南新化县的紫鹊界梯田等。

另外,随着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在农田中进行不同作物以及作物与水生动植物的混养,可以通过水稻与动植物之间的各种互利共生关系进行协调,也是高效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的各项生物资源的一种方式,有效的混养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能有效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丰富产业链,且极具生态效益。现有技术中的稻鸭混养和稻鱼混养的技术也已经日益成熟,其中,稻鱼混养技术能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且稻田也能为鱼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以水稻种植为主,兼顾养鱼,可达到水稻增产的同时将鱼作为副产物产生营收价值,同时稻鱼混养技术对养殖鱼类的防病具有一定作用,尤其对多病难养的草鱼意义更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稻鱼混养技术常采用放养方式进行,不能有效控制稻田内部的水位、养殖水的含氧量等养殖情况,因而多是在平原地区的大尺寸水稻稻田中实现,而梯田中常见的水稻种植单元的单元面积通常在100m2以下,导致在梯田中进行进行养鱼时存在养殖效率偏低的问题,无法兼顾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另外,在稻田中进行高密度的养鱼时,虽然水稻与鱼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稻田有一定的增益,但是稻田中水质以及底泥的质量提升和净化主要还是依靠外力进行处理的,如稻田的深翻等操作,而这种操作在梯田区域运行发生时,由于石质基底的比例较高,会导致设备运行的成本较高,如果能适当减少这种外力的干预,将能有效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输入产出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梯田地域进行稻鱼混养的方法,该方法可在小尺寸的梯田水田中实现高质量的稻鱼混养,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梯田地域进行稻鱼混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在梯田地域选择合适的稻鱼混养稻田,选择土壤pH值为6.2~6.7、无污染、并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的弱酸性稻田单元作为种植区域,且不同的稻田之间具有明显边界;

S2、进行稻田处理,处理前将稻田中的水排空,并在排空后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处理后的稻田中沿长度方向挖间隔沟,控制沟深20~30cm、沟宽对应水稻的插秧种植间距,并在间隔沟的沟侧壁上衬竹编板进行结构保持并在边界位置进行压实获得压实田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县仕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县仕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9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