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电子雷管在线状态的激励自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49185.0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焱;李凯;边瑞卿;韩星程;庞存锁;苏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21/00 | 分类号: | F42C21/00;F42C19/1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电子 雷管 在线 状态 激励 自检 系统 | ||
1.数码电子雷管在线状态的激励自检系统,包括手持设备和数码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包括终端控制模块和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所述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用于将终端控制模块发出的检测指令发送给数码电子雷管并将接收到的数码电子雷管的检测结果传送至终端控制模块,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发出检测指令并显示数码电子雷管的检测结果;
所述数码电子雷管包括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检测模块和点火头,所述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连接,通过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和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实现手持设备终端控制模块与数码电子雷管检测模块之间的通信,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电阻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检测电阻与点火头并联,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电阻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发出远低于起爆电压的低电压高频信号并检测电路的电流,由于点火头在正常工作时具有阻抗特性,若点火头故障时,电路阻抗为:
Z1=R (1)
点火头可以正常工作时,电路阻抗为:
由上式可知:
式中,Z1为点火头故障时的电路阻抗,Z2为正常工作时的电路阻抗,C为点火头模拟电容,R为检测电阻的阻值,f为信号处理模块发出的高频信号的频率,IR1为点火头故障时,经过检测电阻的电流值,IR2为点火头正常工作时,经过检测电阻的电流值,IC1为点火头故障时,经过点火头的电流值,此时IC1的值为零,IC2为点火头正常工作时,经过点火头的电流值,Um为检测激励信号的电压值;
由此可知,点火头可以正常工作时,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发出的远低于起爆电压的低电压高频信号可以经过点火头,所以经过检测电阻的电流有两种结果:一、返回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电流与检测电阻的电流一致,说明点火头故障;二、返回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的电流为经过检测电阻与点火头电流的叠加,说明点火头可以正常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在线状态的激励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编码模块、第一解码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第一编码模块和第一解码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编码模块用于对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发出的检测指令进行编码后传送至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所述第一解码模块用于将数码电子雷管检测模块的反馈信号进行解码并传送至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将数码电子雷管的检测结果传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在线状态的激励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和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完全相同,均设有两根线,其中一根线将供电线与信号线合二为一,作为电源和信号的参考地线,另外一根线为一线三用,既当电源线,又当信号发送线,还要作信号接收线,完成手持设备终端控制模块与数码电子雷管检测模块之间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在线状态的激励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连接有电源,所述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连接有取电模块,所述第一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和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均包括有二总线子站和与二总线子站连接的串口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电子雷管在线状态的激励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编码模块、第二解码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二编码模块用于对控制模块的输出信号进行编码并传送至第二二总线通信串口模块,第二解码模块对手持设备发出的检测指令进行解码并传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发出远低于起爆电压的低电压高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491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