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包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1736.7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楚雄;何茂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00 | 分类号: | 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包边装置,包括有上销钉部件、设于所述上销钉部件一侧的上铝片部件;所述上销钉部件包括有上销钉机、设于所述上销钉机下端的支撑板、设于所述上销钉部件下端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上铝片部件包括有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有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下端的第一调节体;所述承载板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柱、对应于所述第一调节体两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的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通过上销钉部件、上铝片部件的设置,解决了手动放置板材导致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提高人工叠放的精准对位,且可大量节省对位时间,快速对位放置,有效提高包边作业效率,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边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包边装置。
背景技术
包边机是用于将铜片、铝片、木垫板按照工序叠放并将其四侧进行包边作业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半自动包边机对于常采用手动放置铝片、木垫板、铜片,在手动放置铝片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摆放位置与作业限定摆放位置的偏差大,需耗费大量时间将铝片摆放精准;在手动依次叠放木垫板和铜片的情况下,由于木垫板、铜片上销钉的孔均需对齐,上销钉才不易导致将铜片或者木垫板冲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两类对位,其一是木垫板与铜片孔之间的对位,其二是木垫板和铜片的孔需要和上销钉的位置相对位,方可保证精准上销钉。上述手动放置材料的方式操作繁琐复杂,耗费精力时间,大大降低包边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半自动包边装置,通过上销钉部件、上铝片部件的设置,解决了手动放置板材导致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提高人工叠放的精准对位,且可大量节省对位时间,快速对位放置,有效提高包边作业效率,操作方便快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半自动包边装置,包括有上销钉部件、设于所述上销钉部件一侧的上铝片部件;所述上销钉部件包括有上销钉机、设于所述上销钉机下端的支撑板、设于所述上销钉部件下端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上销钉机包括有上销钉口,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上销钉口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有相对于所述导向孔设置的定位针、与所述定位针下端连接的升降体;所述上销钉口、所述导向孔、所述定位针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上铝片部件包括有存放机构、设于所述存放机构上端的第一移载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有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下端的第一调节体;所述承载板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柱、对应于所述第一调节体两端且对称于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的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调节体活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本发明中,依次叠放木垫板、铜板的过程为:放置木垫板前,升降体启动,将定位针升起,定位针穿过导向孔露出支撑板上,木垫板的孔穿过定位针,将木垫板定位;再将铜片的孔穿过定位针,将铜片精准地叠放在木垫板上方。对位位完成后,上销钉机向下压紧铜片后,此时定位针位于上销钉口,升降体向下移动,带动定位针向下移动至导向孔下方,上销钉机此时将销钉从上销钉口穿出打入木垫板和铜片的孔内,从而实现上销钉作业。通过该设置,大大减少对位耗费的时间,快速对位,有效提高叠放木垫板、铜片的效率,操作方便快捷,减少叠放难度。通过设置导向孔,可用于定位针的精准向上移动,起到导向作业;通过在上销钉作业过程中,可有效缓冲销钉打入木垫板、铜片的冲击力,保证上销钉的质量。通过上销钉口、导向孔、定位针同一垂直线上设置,保证对位、上销钉的位置一致性,保证上销钉的质量。
人工放置铝片作业流程为:将第一调节体调节至最宽范围,即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之间的最长直线距离,将铝片紧挨第一限位柱放置于承载板上,再通过旋转第一调节体至慢慢缩小范围,直至铝片的前后两边分别被第一调节体定位,则铝片摆放位置完成。通过该摆放铝片位置的方法,有效减少铝片摆放位置的偏差,提高精准性,且操作简单快捷,大大减少精准摆放铝片所耗费的时间,有效提高摆放铝片的效率,从而缩短包边作业的时间,提高包边生产效率。其中,各个动作可通过现有PLC程序控制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存放机构还包括有承载板另一侧下端的第二调节体;所述承载板对应于所述第二调节体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调节体活动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1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