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1780.8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栋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46709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艾滋病 检测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属于医学设备领域,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包括升降式稳持架,升降式稳持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促融合底座,促融合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振动促融合圈,位于引导槽下端的促融合底座的内壁开设有内置工作腔,振动促融合圈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形变支条,它通过在促融合底座内增设移动式电传导块,通过移动式电传导块对多个形变支条的通电,使得形变支条靠近试管的一端产生突然的形变,进而产生对试管外壁的轻微弹动,使得试管因弹动产生震动,进而提高试管内部抗凝剂和血液融合的效率,有效防止检测血液的凝固,降低人工晃动融合的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
背景技术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会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失去了免疫防御功能的人而言,各种病原体都可以变成致命的病原体,造成出现各种感染。人体失去了免疫监测功能之后,基因会发生突变,出现一些艾滋病相关的肿瘤,比如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最终造成人的死亡。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白带,唾液,泪液和乳汁中,其中以血液,精液,白带病毒含量较高,传染性较强。对于艾滋病的检测,通常选择对人体抽血然后化验的方式。
艾滋病毒的检测血液中,我们需要添加一些抗凝剂来防止血清的凝固,影响检测结果,现有的抗凝剂直接添加在血液存储的试管中,但需要人工对其摇匀,因艾滋病毒较为危险,手动摇晃试管的行为容易造成试管的损坏,影响后续检测的继续进行,同时试管破损可能造成携带病毒血液的外泄,对医护人员和接触者造成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本方案通过在促融合底座内增设移动式电传导块,通过移动式电传导块对多个形变支条的通电,使得形变支条靠近试管的一端产生突然的形变,进而产生对试管外壁的轻微弹动,使得试管因弹动产生震动,进而提高试管内部抗凝剂和血液融合的效率,有效防止检测血液的凝固,降低人工晃动融合的危险性,利于后续检测的顺利进行,又通过移动式电传导块在振动促融合圈外的转动,使得围绕在试管外壁的多个形变支条依次对试管外壁进行作用,便于全方位促进抗凝剂和血液的融合,有效保证检测血液在试管内的均匀度,提高后期检测取用的有效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艾滋病检测的器件,包括升降式稳持架,所述升降式稳持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促融合底座,所述促融合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振动促融合圈,位于引导槽下端的所述促融合底座的内壁开设有内置工作腔,所述振动促融合圈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形变支条,所述振动促融合圈靠近内置工作腔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式电传导块,所述内置工作腔的下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且驱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和移动式电传导块转动连接;通过在促融合底座内增设移动式电传导块,通过移动式电传导块对多个形变支条的通电,使得形变支条靠近试管的一端产生突然的形变,进而产生对试管外壁的轻微弹动,使得试管因弹动产生震动,进而提高试管内部抗凝剂和血液融合的效率,有效防止检测血液的凝固,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又通过移动式电传导块在振动促融合圈外的转动,使得围绕在试管外壁的多个形变支条依次对试管外壁进行作用,便于全方位促进抗凝剂和血液的融合,有效保证检测血液在试管内的均匀度,提高后期检测取用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栋,未经张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1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