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迟滞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3625.X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亮;任琳琳;胡煜琦;艾代锋;何彬;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K3/22;C08K3/08;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李玉娜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迟滞 导热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迟滞性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导热凝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双端乙烯基硅油1‑25质量份;侧链含氢硅油0.5‑4.5质量份;双端含氢硅油0.9‑6质量份;单端乙烯基硅油1.0‑15质量份;催化剂0.1‑1.0质量份;抑制剂0.001‑0.03质量份;硅烷偶联剂0.1‑0.5质量份;导热填料60‑95质量份。本发明在双端乙烯基硅油的聚合物主链接枝高分子链单端乙烯硅油,提高聚合物分子链物理缠结相互作用,避免形成自由移动的乙烯基硅油,从而降低导热凝胶的迟滞性能,所制备的导热凝胶不仅具有低迟滞(≤10%),而且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1.0‑10W/mK)和较高的柔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凝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迟滞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器件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热量,为了提高可靠性,需要开发高性能散热技术以消除电子器件产生的多余热量。热界面材料是降低电子器件与散热片之间热阻,提高电子器件散热能力必不可少的封装材料。其种类繁多,包括导热膏、相变材料、导热凝胶、导热垫片等(非专利文献1)。导热凝胶是一种预成型高温固化的有机硅材料,相对于导热垫片有着更柔软且具有更好的表面亲和性,可以压缩至非常低的厚度,使传热效率显著提升,最低可以压缩到0.1mm,此时的热阻可以控制在0.05K cm2 W-1,可以达到部分硅脂的性能。另外,导热凝胶模量较低,使用后对设备产生内应力较少(专利文献1-3)。相对于导热硅脂,导热凝胶有着更简单的操作性。导热凝胶可以成型为任意形状,对于不规则的电子元器接触界面也能保证其良好紧密的接触;同时,导热凝胶也有一定的附着性,并且不存在渗油和干燥的问题,耐高温、耐老化性好,在使用的可靠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40-200℃下长期工作(专利文献4)。
随着电子器件功率密度的提高,封装尺寸的增加,导热凝胶除了需要高的导热系数、低的界面热阻和柔顺性等基本特性外,电子封装领域对其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迟滞性能(非专利文献2)。高的迟滞性能将会导致导热凝胶在受到多次循环应力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变,且高的迟滞性能就使导热凝胶自身产生热量,增加了导热凝胶的散热负担,造成导热凝胶可靠性的下降。而较低的迟滞性能,则可以提高导热凝胶在多次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可靠性。然而,目前的导热凝胶鲜有关注其迟滞性能,其主要原因是导热凝胶一般是采用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成反应得到,并通过控制乙烯基硅油过量,保持导热凝胶的柔顺性(专利文献5),其一般采用过量的低分子量的乙烯基硅油作为增塑剂,属于粘性流体,容易吸收应力,产生多余的热量,原因是因为体系中存在未交联、且可以自由移动的小分子的乙烯基硅油,使导热凝胶呈现明显的粘弹性,造成导热凝胶相对于导热垫片具有更高的迟滞性能。这导致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持续的应力,导热凝胶的性能发生退化,无法恢复到原始状态,造成力学性能、可靠性等性能的下降。因此,导热凝胶的高柔顺性和低迟滞性能是相互矛盾,如何开发一种低迟滞导热凝胶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挑战。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1:Prasher R.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HistoricalPerspective,Status,and Future Directions.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06;94(8):1571-86.
非专利文献2:Hai Lei,Liang Dong,Ying Li,et al.Stretchable hydrogelswith low hysteresis and antifatigue fracture based on polyprotein cross-linkers.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11:4032.
专利文献1:王红玉;万炜涛;陈田安.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及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公开号:CN11275993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3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