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4471.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洋;张涛;杨建利;赵琨;武恒基;高国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8 | 分类号: | G06F21/78;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刘秀珍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存储器 丢失 自毁 结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其防止信息的泄漏,提高使用安全性,增加隐私保护;包括固态存储器本体、自毁机构和控制机构,自毁机构与控制机构分别安装在固态存储器本体空腔内部,控制机构分别与自毁机构和固态存储器本体芯片连接;自毁机构包括安装架、储液箱、耐腐蚀膜、驱动轴、密封滑套、驱动板、顶针、防护网、螺钉和驱动机构,安装架通过螺钉安装在固态存储器本体空腔内部,储液箱配合安装在安装架槽腔内部,储液箱底端设置有通槽,储液箱工作腔内部加注腐蚀液,耐腐蚀膜与防护网连接,驱动机构分别与储液箱和驱动轴连接,驱动机构与控制机构配合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的存储逐渐由本地存储向着网络化和分布式存储的方向发展,通过网络和众多计算机互连可以共享数据资源,使得数据容易受到攻击,如被窃取、篡改或破坏等。
固态存储器是相对于磁盘、光盘一类的,不需要读写头、不需要存储介质移动(转动)读写数据的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是通过存储芯片内部晶体管的开关状态来存储数据的,由于固态存储器没有读写头、不需要转动,所以固态存储器拥有耗电少、抗震性强的优点。由于成本较高,多以目前大容量存储中仍然使用机械式硬盘;但在小容量、超高速、小体积的电子设备中,固态存储器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目前由于固态存储器中大量信息一旦反生丢失,会导致固态硬盘中原有数据的泄露,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信息的泄漏,提高使用安全性,增加隐私保护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固态存储器本体、自毁机构和控制机构,自毁机构与控制机构分别安装在固态存储器本体空腔内部,控制机构分别与自毁机构和固态存储器本体芯片连接;自毁机构包括安装架、储液箱、耐腐蚀膜、驱动轴、密封滑套、驱动板、顶针、防护网、螺钉和驱动机构,安装架通过螺钉安装在固态存储器本体空腔内部,储液箱配合安装在安装架槽腔内部,储液箱底端设置有通槽,耐腐蚀膜配合安装在储液箱通槽处,储液箱工作腔内部加注腐蚀液,密封滑套安装在储液箱顶端通孔内部,驱动轴与密封滑套配合滑动连接,驱动板安装在驱动轴底端,驱动板上设置有多组顶针,防护网配合安装在安装架通槽处,耐腐蚀膜与防护网连接,驱动机构分别与储液箱和驱动轴连接,驱动机构与控制机构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驱动电机、偏心块和摆动框,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储液箱上,偏心块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端摆动框安装在驱动轴上,偏心块与摆动框内腔配合滑动连接,驱动电机与螺钉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还包括防滑罩,防滑罩配合安装在储液箱上,驱动机构位于防滑罩内部。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还包括密封垫,密封垫配合安装在芯片与固态存储器本体连接口处。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控制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自锁模块和指令执行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自锁模块和指令执行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终端连接,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自锁模块与芯片连接,指令执行模块与驱动电机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芯片中储存信息进行向连接终端进行数据传导。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所述数据自锁模块对于芯片外接数据传输进行锁定。
本发明的一种固态存储器的丢失自毁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鸿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4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