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以及上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4783.7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1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华;杨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4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江晓苏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管理 系统 参数 配置 方法 装置 以及 上位 | ||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以及上位机。本申请通过获取待配置的参数,确定该待配置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生成模型,然后基于该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和该待配置的参数获取该待配置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最后通过在上位机中根据该配置文件生成报文,上位机将该报文导入电池管理系统,从而完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配置。本申请在进行电池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时,具有操作简单,误操作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管理系统参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系统参数配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以及上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包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上位机将BMS参数导入至电池包。另外,在电池包组装完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电池包,一般也是通过上位机将BMS参数导入至电池包。上位机导入BMS参数至电池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上位机中手动输入具体参数,上位机根据设置的参数生成报文写入到BMS,不同的参数需要点击对应的按钮。
然而,现有技术在手动输入参数数据时存在误操作、操作繁琐、参数安全不可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至少部分改善了上述问题,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参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配置的参数;确定所述待配置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基于接收到的待配置的参数和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模型,获取所述待配置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报文,并将所述报文导入电池管理系统。其中,将所述报文导入电池管理系统是用于进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其中,所述建立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包括: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参数,获取上位机传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参数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时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建立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与所述通信协议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对应的界面显示信息,并建立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与所述界面显示信息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运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参数时所输出的配置文件格式,并建立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参数与所述配置文件格式的第三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建立配置文件生成模型。通过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可以生成用于进行BMS参数配置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待配置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包括:获取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待配置的参数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时所需的通信协议;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从建立的所述配置文件生成模型中确定所述待配置的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生成模型。可以根据上位机传输待配置参数时对应的通信协议确定该待配置参数对应的配置文件生成模型,由此能准确、简单的确定当前参数配置所需的配置文件生成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获取所述当前次的上一次所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显示所述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和所述当前次的上一次所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和所述当前次的上一次所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校验所述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是否满足参数配置要求。可以通过比较最近一次和当前次的参数配置结果,以确定当前次参数配置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从而保证了参数配置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所述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和所述当前次的上一次所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包括:根据参数类型将所述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和所述当前次的上一次所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分别生成参数列表,并分组显示所述参数列表。由此可以直观、方便地帮助用户判断当前次配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4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克令吊联吊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外科手术用颅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