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增生性瘢痕的丝素蛋白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5521.2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范琪;张庆;黄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迈科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42;A61M37/0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吴兴伟 |
地址: | 401335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增生 瘢痕 丝素 蛋白 微针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瘢痕改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增生性瘢痕的丝素蛋白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改善瘢痕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增生性瘢痕的丝素蛋白微针贴,包括背衬层和阵列分布在背衬层上的微针,微针阵列密度为10~250根/cm2,针体为四棱锥形或圆锥形,针高600~1000µm;所述微针以丝素蛋白为原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微针贴片生物相容性良好,在瘢痕组织内缓慢降解,持续发挥物理干预作用,实现改善增生性瘢痕的目的。该微针贴片不含任何激素类或其他药物,生物安全性高。且具有微创无痛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可供患者自行使用,大大提高了瘢痕患者的自我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瘢痕改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增生性瘢痕的丝素蛋白微针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增生性瘢痕(HS)中I型胶原的过度沉积不但增加了组织硬度,而且成为阻止经皮给药的屏障,使得临床上针对增生性瘢痕的药物治疗通常需要局部注射来帮助药物达到病灶,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局部注射的缺点也显著,一方面注射过程会带来疼痛,病人接受度较差,以及严重依赖医护人员的专业操作等;另一方面还会因为药物过敏等副作用或费用过高等因素导致治疗难以持续。而非药物治疗方案如弹力衣,硅酮凝胶/贴等,因治疗周期长,见效慢等原因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聚合物微针(MNs)通过穿透表皮进入真皮,在皮肤组织中创建微孔阵列,可将药物有效地在皮内传递,微创治疗肿瘤、糖尿病、感染等。但在这里,我们首次提出微针可以通过物理调节组织的生物力学和超微结构,并创造无瘢痕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改善瘢痕提供一种新选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增生性瘢痕的丝素蛋白微针贴,包括背衬层和阵列分布在背衬层上的微针,微针阵列密度为10~250根/cm2,针体为四棱锥形或圆锥形,针高600~1000µm;所述微针以丝素蛋白为原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微针阵列密度为225根/cm2。
具体的,所述针高为1000µ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为四棱锥型,锥体底部边长为300µm。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针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条件下,向模具中浇筑原材料的溶液,在室温下进行溶液-凝胶转化,并在25~60℃下干燥;退火处理;向模具灌注10%~20%的PVA(聚乙烯醇)溶液,离心使其与丝素蛋白微针紧密接触;干燥脱模;所述原材料为丝素蛋白。
特别的,在室温下进行溶液-凝胶转化,并在60℃下干燥。
具体的,所述退火处理为:在充满甲醇蒸汽或水蒸气的真空环境下,保持0.5~12h。退火可促使丝素蛋白内部结构向β折叠结构转变,提高微针的机械性能,降低水溶性和降解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脱模为:在4~80℃下使背衬层失水干燥,脱模得到微针贴片。
优选的,所述干燥脱模温度为4℃。
其中,所述原材料的溶液为5~20w/v%的丝素蛋白溶液。
优选的,所述原材料的溶液为10w/v%的丝素蛋白溶液。
其中,在制备前,将模具经等离子预处理30~90s。
优选的,在制备前,将模具经等离子预处理90s。
进一步,所述模具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以高强度树脂为基材,采用3D打印制备不同阵列密度的微针阳模;将3D打印的阳模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在阳模上方浇筑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80℃下固化2h,脱模得到微针阴模。
其中,所述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质量比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迈科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迈科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