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胆头提取物在调节神经递质、改善焦虑行为方面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55662.4 申请日: 2021-12-01
公开(公告)号: CN114224928A 公开(公告)日: 2022-03-25
发明(设计)人: 孙力军;王晨;孙东方;房志家;邓旗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8 分类号: A61K36/28;A61P25/22;A23K10/30;A23K20/10
代理公司: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代理人: 张丽
地址: 52400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提取物 调节 神经 改善 焦虑 行为 方面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植物提取物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地胆头提取物在调节神经递质含量方面的应用,地胆头提取物可以提升动物肠道菌群代谢物中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改善动物在热应激模型下的焦虑行为,其防治效果显著,地胆头提取物为植物提取物,其应用在动物中绿色安全毒副作用小,将其开发成高效缓解热应激产品具有巨大潜力,为促进植物源功能食品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物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地胆头提取物在调节神经递质、改善焦虑行为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各地高温天气频发,热应激诱发的健康问题逐年增高。热应激是机体对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能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变化,严重影响动物的功能代谢。热应激会导致机体无助,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律加快,水肿,抽筋,晕厥和厌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导致中暑,热痉挛,心力衰竭,肾脏、肠道及心血管疾病等,甚至死亡。由于人们对其发病机理了解较少,影响了对其治疗方法的制定,因此,尚无明确的高效防治方案。目前对热应激的应对方法主要是采用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以及对症辅助治疗等措施。但是物理降温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杆菌肽锌、黄霉素等抗菌药物被广泛用于动物抗热应激辅助治疗,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使用抗生素也受到限制。对症辅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但解决不了发病的根源,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干预手段显得十分迫切。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机体的影响与代谢产物有关,肠道菌群不仅直接参与宿主的调控,还能通过肠道菌群产生的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循环作用于机体各个部位,如细菌素、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和神经递质等。其中,神经递质是肠道菌群最重要的代谢产生物之一,是由肠道菌群通过酵解肠道内机体在饮食中摄入的氨基酸产生的,主要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等单胺类,乙酰胆碱等胆碱类,γ一氨基丁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类。它们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不但可以参与肠道上皮完整性的调控,而且可以调节肠运动、肠细胞分泌以及细胞信号的传导,还可以通过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等过程影响机体的行为和活动,并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肠道菌能够产生具有生理活性的神经递质,如乳酸杆菌能产生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双歧杆菌能够产生γ-氨基丁酸;芽孢杆菌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大肠杆菌产生5-HT和多巴胺;超过95%的5-HT在肠道中合成,肠道菌群在5-HT的合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色氨酸的代谢产物,也是是肠道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又名血清素,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递质。研究表明,5-HT受体可以调控肠道上皮完整性,当药理性抑制5-HT活性,会导致肠道疾病活性指数提高、肠道组织化学损伤分数增加、上皮细胞增殖下降和肠道动力学紊乱。进一步基因敲除的研究表明,与DSS诱导的野生型小鼠相比,缺乏5-HT会引起小鼠更严重的肠道组织化学损伤。5-HT也是体内非常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影响大脑的信号转导,参与机体情绪、食欲和生理行为的调节。γ-氨基丁酸是细菌谷氨酸脱羧酶系统代谢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产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放松和抗焦虑的生理功能,还能促进动物胃液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抑制动物活动,降低能量消耗,从而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因此,调节肠道神经递质是改善热应激模型小鼠焦虑行为的关键。然而目前,肠道中的神经递质在热应激诱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现有文献较少,尚待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热应激机制的新观点,对于人们探寻高效合理的缓解热应激不良反应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胆头(Elephantopus scaber Linn)为菊科地胆草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是我国长江以南,尤其华南地区常用的民间中草药。民间认为地胆头具有清热解毒、祛热解暑的功效,人们经常将地胆头和其它食材一起煲汤用来缓解暑热,其效果显著。但一直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不断在民间流传。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先前有研究者对地胆头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过评价,发现其基本属于安全无毒型。地胆头包含多种化合物,包括三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烯内酯,类固醇,类黄酮,蒽醌,有机酸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