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5725.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轩;潘同基;李罗标;张华平;张上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F24H9/1836;F24H9/20;F24H15/24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辉燃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燃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进入蒸发腔内的冷凝水吸收来自换热本体的热量后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从蒸发腔内通过导流管进入安装腔内并最终同高温烟气一同从排烟口处排出,从而实现无冷凝水排放,不需预留冷凝水排放管路,便于现场对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进行安装与施工,有助于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的推广应用。而且,冷凝水在蒸发腔内蒸发吸热,能够对换热本体的外侧壁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电气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等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的能效级别较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在使用时,冷凝器与高温烟气进行二次换热后,会在冷凝盒内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在冷凝盒内积聚而产生倒灌,需要将冷凝水及时进行排出,因此,冷凝盒上设有排水接头。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在购买前并未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为现场安装与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其能够实现无冷凝水排放,便于现场进行安装与施工。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包括:
换热本体,所述换热本体设有用于供高温烟气流动的烟气通道;
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盒及冷凝器,所述冷凝盒设有安装腔、排水口、排烟口及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的进烟口,所述排水口、所述排烟口及所述进烟口均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排水口间隔设置;
蒸发元件,所述蒸发元件设有蒸发腔,且所述蒸发元件与所述换热本体热接触配合;
具有预设内径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用于将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蒸发腔连通,且所述导流管能够同时输送水蒸气和冷凝水。
本发明所述的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进入蒸发腔内的冷凝水吸收来自换热本体的热量后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从蒸发腔内通过导流管进入安装腔内并最终同高温烟气一同从排烟口处排出,从而实现无冷凝水排放,不需预留冷凝水排放管路,便于现场对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进行安装与施工,有助于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的推广应用。而且,冷凝水在蒸发腔内蒸发吸热,能够对换热本体的外侧壁进行冷却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电气元件。同时,冷凝水吸热变成高温的水蒸气,而高温烟气与冷凝器发生二次换热后温度下降,使得水蒸气与高温烟气一同从排烟口处排出,还能提高排烟温度。并且,不会增大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的体积,后续也不需频繁对集聚的冷凝水进行清理,便于使用,提高了用户体验感。而且,将安装腔内的冷凝水通过导流管输送至蒸发腔内蒸发成水蒸气后,再利用导流管将水蒸气输送至安装腔内,使得水蒸气能够与高温烟气一同从排烟口处排出,使得导流管既能对冷凝水进行导流,也能对水蒸气进行导流,能够极大的简化管路结构,避免因管路过多而造成的结构复杂及体积较大问题,便于现场施工,占用的安装空间也更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包括换热器、燃烧器、及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燃烧室;所述蒸发元件包括环绕所述燃烧室外侧壁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设有所述蒸发腔;或所述蒸发元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燃烧器之间形成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壁的蒸发箱,所述蒸发箱内设有所述蒸发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元件设有与蒸发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蒸发元件的顶壁或侧壁上部并与所述导流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式燃气换热装置还包括蓄水件,所述蓄水件设置于所述蒸发腔内,且所述蓄水件以预设间距与所述蒸发元件的顶壁间隔设置并与所述连通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