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固化软土的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6311.5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施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小泥(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153 | 分类号: | C04B7/153;C04B7/17;C04B12/04;C04B28/26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钢渣 低碳胶凝 材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固化软土的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属于混凝土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为双组分,由水玻璃和干料组成。其中,水玻璃的质量份数为65~105份;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00~500份矿渣、17~32份生石灰、36~56份碳酸钠、147~197份钢渣。采用的钢渣密度为2.8~3.6g/cm3,比表面积为350~425m2/kg。钢渣中含有游离的MgO和CaO,起到明显的膨胀作用,能提高固化土(软土+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水)的密实性和固化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化软土的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速度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全国的耕地数量也在减少。这就使得我们把眼光放在了软弱地基上,充分利用和用好这些软土地基具有深远的意义。软弱土质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塑性指数大、天然孔隙比大、重度小、渗透性小等特点,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建设。需要采取措施对软土进行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以及荷载承载能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砂垫层法、强夯法、换填法、静力排水固结法、碎石桩法、浅层处理、粒料桩处理、加固土桩处理等。但目前固化软土地基最常用方式是添加水泥进行搅拌。使用特制的搅拌机械往软土中喷洒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搅拌,能起到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剂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目前,在国内已申请的有关软土地基的固化剂的发明中,CN113135730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软土地基的固化剂及固化工艺,通过采用硅酸盐水泥、石膏、矿物掺合料、碱性激发剂、羧酸盐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制备固化剂,不仅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固化强度,而且羧酸盐与钙离子之间存在着络合-解离平衡,可降低钙矾石的膨胀对水泥胶结构的破坏,保证软土地基的固化程度。虽然减少了硅酸盐水泥的用量,但由于其他材料的掺加,配方复杂,且成本较高。
此外,我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钢渣排放。而且我国的钢渣利用率低,每年仍以数干万吨的排渣量递增,大量钢渣堆积成渣山,占用大量土地,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此情况,CN112919834A公开了-种以工业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的软土地基固化剂及使用方法。该发明将碳酸化钢渣、矿渣粉、普通硅酸盐水泥充分混合,按照0.45~0.55水灰比掺水,搅拌制成软土地基固化剂浆液,固化软土地基,且固化后的软土地基搅拌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89MPa,大于标准值0.8MPa,满足设计要求。CN112921945A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粉煤灰、石灰和石膏,得到固化后的软土地基搅拌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97MPa,高于CN112919834A中的数值。但是仍然掺加有普通硅酸盐水泥,无法真正做到全部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1吨的水泥孰料,约排放1 吨CO2。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固化软土的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不含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得的固化土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固化软土的掺钢渣低碳胶凝材料为双组分,由水玻璃和干料组成。其中,水玻璃的质量份数为65~105份。干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300~500 份矿渣、17~32份生石灰、36~56份碳酸钠、147~197份钢渣。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玻璃的模数为1.0~2.0,固含量为33~45%。
进一步地,所述的矿渣为S95级粒化高炉矿渣。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石灰为工业纯等级的氧化钙,宏观形貌为白色软性粉末状固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碳酸钠为工业纯等级的无水碳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小泥(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小泥(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6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