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6448.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1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胡诗犇;龚政;庞超;李育智;王建太;郭婵;邹胜晗;潘章旭;陈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417 | 分类号: | H01L29/417;H01L29/43;H01L21/28;H01L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及其 制作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半导体领域。该晶体管包括芯片本体与源漏电极,源漏电极设置于芯片本体的表层,其中,源漏电极包括:富铟层、位于富铟层一侧的氧化铝层、位于氧化铝层一侧的铝层以及位于铝层一侧的铜层。在本申请中氧化铝层可以有效地阻止铜原子向有源层扩散,同时,富铟层可以降低源漏电极与有源层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提升器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显示器中驱动液晶排列变化、或驱动OLED像素发光等。薄膜晶体管的结构至少包含栅极、栅极绝缘层、有源层、和源漏电极。
通常,源漏电极选择铜电极,铜的电阻率和稳定性都十分理想,但是,铜电极沉积在有源层上之后,铜原子会向有源层扩散,从而劣化有源层的电学性能,并且还存在铜电极与有源层的接触电阻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其能够有效避免铜原子向有源层扩散,并且降低接触电阻,提升器件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芯片本体与源漏电极,所述源漏电极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的表层;
其中,所述源漏电极包括:
富铟层;
位于所述富铟层一侧的氧化铝层;
位于所述氧化铝层一侧的铝层;
位于所述铝层一侧的铜层。
可选的,所述芯片本体包括:
基板;
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底栅极以及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底栅极;
覆盖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的有源层,所述有源层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中间部分,所述源漏电极分别覆盖于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两侧,所述源漏电极部分覆盖于所述有源层上。
可选的,所述芯片本体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覆盖于所述有源层和所述源漏电极上。
可选的,所述富铟层的厚度为1-10nm。
可选的,所述氧化铝层的厚度为1-10nm。
可选的,所述铝层的厚度为10-1000nm。
可选的,所述铜层的厚度为10-2000nm。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晶体管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芯片本体
所述芯片本体包括有源层,所述有源层为含铟氧化物;
在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沉积铝层;
在所述铝层的一侧沉积铜层;
对所述有源层以及所述铝层进行退火,使得部分所述铝层与所述有源层之间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富铟层与氧化铝层。
可选的,芯片本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依次制作底栅极以及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底栅极;
在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一侧制作有源层,所述有源层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的部分;
其中,所述有源层为含铟氧化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6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绳装置
- 下一篇:沉香舒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