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牙音频啸叫检测和抑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6960.5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0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朱勇;王尧;叶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瑞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科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2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音频 检测 抑制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蓝牙音频啸叫检测和抑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音频编解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长期后置滤波器对蓝牙音频的编码处理过程中,获取当前音频帧的基音存在标志;若基音存在标志指示当前音频帧存在基音,则在长期后置滤波器的处理过程中确定当前音频帧的当前基音延迟,并计算求得其对应的当前自相关值;判断包含当前音频帧在内的第一预设数目个前连续音频帧分别对应的基音延迟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第一预设数目个音频帧分别对应的自相关值的是否持续增加;若是,则蓝牙音频存在啸叫,开始进行啸叫抑制。本申请通过利用长期后置滤波器在音频编码过程中已有的信息进行音频啸叫的检测和抑制,复杂度低,运算量少,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编解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音频啸叫检测和抑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蓝牙音频编码器中,“子带编码技术(SBC)”是使用最为广泛,是所有的蓝牙音频设备必须支持的,但音质一般;“高级音频编码技术(AAC-LC)” 音质较好且应用较为广泛,很多主流的手机都支持,但是其内存占用较大,且运算复杂度高,很多蓝牙设备都基于嵌入式平台,电池容量有限,处理器运算能力较差且内存有限;“高通蓝牙音频编码技术(aptX系列)”和“索尼蓝牙音频编码技术(LDAC)”,音质较好但是码率很高,且其分别为高通和索尼独有技术,较为封闭。基于上述原因,蓝牙国际联盟联合众多厂商推出了LC3,其具有较低延迟、较高音质和编码增益以及在蓝牙领域无专利费得优点,受到广大厂商的关注。
蓝牙音频有很多典型的应用场景,譬如说基于蓝牙的卡拉OK、基于蓝牙的无线麦克风/音箱等,从数据流的角度,可以抽象为图1所示,可以看出,此图中存在从扬声器到麦克风的反馈路径(如虚线箭头所示),此闭环状态使得当系统在增益增大到一定状态时有可能趋于不稳定,产生自激振荡发生啸叫,为了检测以便于进一步避免啸叫,现有技术中,可以在音频处理的路径上插入一个模块,譬如在音频编码器之前或音频解码器之后插入,用来检测啸叫的产生。现有方案中基于频域的方法检测较为准确使用广泛,但其需要完成时频变换,再基于频域得到的特征来检测啸叫,运算量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啸叫检测和抑制过程中,需要在音频处理的路径上插入一个啸叫检测模块,处理过程复杂,功耗高,运算量大,不适合在低功耗蓝牙中应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蓝牙音频啸叫检测和抑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基于蓝牙音频啸叫检测和抑制方法,包括:在长期后置滤波器对蓝牙音频的编码处理过程中,获取当前音频帧的基音存在标志;若基音存在标志指示当前音频帧存在基音,则在长期后置滤波器的处理过程中确定当前音频帧的当前基音延迟,并计算求得其对应的当前自相关值;判断包含当前音频帧在内的第一预设数目个前连续音频帧分别对应的基音延迟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判断第一预设数目个音频帧分别对应的自相关值的是否持续增加;若是,则蓝牙音频存在啸叫,开始进行啸叫抑制。
可选的,若基音存在标志指示当前音频帧存在基音,包括:判断基音存在标志的数值是否为预设数值;若是,则表示当前音频帧存在基音,若否,则表示当前音频帧不存在基音。
可选的,计算求得其对应的当前自相关值,包括:在根据当前基音延迟计算其对应的归一化自相关值的标准过程中,提取标准过程的中间计算值,作为当前自相关值。
可选的,判断第一预设数目个音频帧分别对应的自相关值的是否持续增加,包括:在第一预设数目个音频帧中,若在后音频帧的自相关值均不小于在前音频帧的自相关值,则第一预设数目个音频帧分别对应的自相关值持续增加。
可选的,进行啸叫抑制,包括:在长期后置滤波器对蓝牙音频的编码处理过程中,对包含当前音频帧在内的第二预设数目个后连续音频帧分别进行啸叫抑制,包括:在对第二预设数目个音频帧的长期后置滤波器处理过程中,将长期后置滤波器的动作参数设置为预定数值,并写入编码码流中,使得后续解码器对第二预设数目个音频帧解码时,不进行频率增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瑞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瑞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6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