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7200.6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陈龙;唐洲;李涛;黎俊;陈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C01B25/45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前驱 生产 方法 | ||
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方法,包括:将硫酸亚铁溶液、磷酸二氢铵溶液、氧水同时加入含有底液的容积为100m3反应釜中搅拌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长,反应结束后,加入磷酸溶液控制反应体系pH,保温后,经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煅烧获得磷酸铁锂前驱体,经过气流粉碎、包装获得磷酸铁锂前驱体成品。本发明通过控制工艺条件生产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同时采用大容积的反应釜,不仅批次均一稳定性好,同时,单釜产量较3m3反应釜高出30倍,每吨磷酸铁能耗降低超过5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储能设备、电动工具、汽车用动力电池、移动电源等方面。制备磷酸铁锂时,一般先制备成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再将磷酸铁锂前驱体进行高温烧结得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方法,主要通过将磷源和铁源加入3m3和6m3反应釜中进行反应,通过高转速搅拌,间歇式反应获得磷酸铁,该种方法得到的磷酸铁出现批次均一性不足,单位磷酸铁锂前驱体能耗高,成本巨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批次均一性好、能耗低的磷酸铁锂前驱体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原料:硫酸亚铁溶液浓度1.0-1.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浓度1.1-1.6mol/L、双氧水、85%磷酸溶液;
(2)反应:将流量为12-15m3/h硫酸亚铁溶液、流量为12-15m3/h磷酸二氢铵溶液、流量为1.0-1.5m3/h双氧水同时加入含有底液的容积为100m3反应釜中搅拌进行反应,其中,底液为硫酸亚铁溶液,控制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长1.5-2.0h,反应结束后,加入磷酸溶液控制反应体系pH为1.0-1.5,升温至90℃-92℃保温2-3h后,经固液分离、洗涤、烘干、煅烧获得磷酸铁锂前驱体(即无水磷酸铁),经过气流粉碎、包装获得磷酸铁锂前驱体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底液的加入量为反应釜容积的20-2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洗涤过程包括:采用90℃-92℃去离子水洗涤5-6次,每次固液比1:8-1: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通过回转窑烘干和煅烧,温度为600℃-650℃,煅烧时间为4-6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控制工艺条件生产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同时采用大容积的反应釜,不仅批次均一稳定性好,同时,单釜产量较3m3反应釜高出30倍,每吨磷酸铁能耗降低超过50%以上。成品粒径D50:1.0-3.2um,磷铁比:1.01-1.03,形貌:球形状,S0.0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铁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方法,包括:
(1)原料:硫酸亚铁溶液浓度1.0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浓度1.1mol/L、双氧水、85%磷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7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产品的智能化数字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缠绕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