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8862.5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雷;忻超;卓琳;谢春铃;朱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10/22;G06V10/46;G06V10/80;G06K9/6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杨靖茹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用品 穿戴 规范 程度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防护用品穿戴数据集,搭建深度学习防护用品特征点检测网络检测防护用品的特征检测点,同时对人体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并且选择合适的特征点。将检测信息与人体特征信息进行特征融合,获得特征融合结果;根据特征融合结果,搭建时序的深度学习检测网络检测防护用品的穿戴规范程度。本发明解决了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需要人工检查,且存在穿戴不规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防护服作为一线医护人员的“金钟罩”、“铁布衫”,是控制交叉感染和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为规范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和细节,大部分的医院会对医护人员进行穿脱的教学和评分。并且医护人员进入医院特定区域前都要进行防护服的穿戴,出来时需要正确脱防护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存在很多问题:穿脱标准不统一,顺序步骤混乱,忘记穿戴帽子,面屏,污染非暴露面等。每天穿脱评价人员会在摄像头里监控穿脱情况,并且实时记录,纠错。但是这样耗时耗力,穿脱评价人员的精力有限,长时间的工作会对他们的身体机能造成一定影响,且若有一些细节检查不到位,就会有可能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医疗事故发生,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是: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需要人工检查,且存在穿戴不规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需要人工检查,且存在穿戴不规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方法,其包括:获取防护用品的定位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人体特征信息;将检测信息与人体特征信息进行特征融合,获得特征融合结果;根据特征融合结果,检测防护用品的穿戴规范程度。
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用品穿戴规范程度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人工检查时,一方面,工作人员无法对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过程实现“一对一”的精确检查;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精力有限,长时间的检查工作容易对他们的身体机能造成一定影响,精力下降,导致一些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细节不到位,造成医疗事故,产生不可挽回的财产损失或是生命健康的威胁。而人工智能检查则能够有效避免以上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防护用品的定位检测信息,包括:获取防护服的定位检测信息;和/或获取防护口罩的定位检测信息;和/或获取防护面屏的定位检测信息;和/或获取防护手套的定位检测信息;和/或获取防护鞋套的定位检测信息。
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效果是: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面屏、防护手套和防护鞋套的定位检测较为全面,基本包括了一套完整的防护用品,对这些防护用品的部件均进行定位检测能够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的穿脱过程进行完整的识别和检测,避免了一些防护用品的穿脱细节识别不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防护用品的定位检测信息,包括:采用目标位置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获取定位检测信息;其中,目标位置为用户进行防护用品穿戴的位置;和/或获取用户的人体特征信息,包括:采用目标位置的热度图信息;根据热度图信息,获取人体特征信息;其中,目标位置为用户进行防护用品穿戴的位置。
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效果是:在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的位置进行防护用品的定位检测和人体热度特征检测能够准确识别防护用品在人体身上的相对位置;人体的热度图信息也能够准确的反映人体当前的动作和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8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