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9213.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陈钧;孟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3/4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对接头、与对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及包围所述对接头及至少部分所述线缆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尺寸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尺寸,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线缆之间的塑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016年3月17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第US20160079689号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头、与对接头连接的内部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包覆电路板及部分对接头的第一金属壳体、包覆部分第一金属壳体及线缆的第二金属壳体、及设置在第一金属壳体及第二金属壳体外的外壳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零件多且结构复杂,线缆连接器整体结构大,很难满足现在小型化的需求。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对接头、与对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及包围所述对接头及至少部分所述线缆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尺寸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尺寸,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线缆之间的塑胶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对接头、与对接头连接的线缆及外壳,所述对接头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中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连通的对接端,所述导电端子暴露于所述对接端中,所述线缆包括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个芯线,所述芯线沿前后方向连接到所述对接头的后侧,所述外壳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至少包围所述绝缘本体的后部和所述线缆的前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对塑胶件,所述线缆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对所述接头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一对所述塑胶件在横向上夹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线缆之间作为填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对接头、与对接头连接的线缆及外壳,所述对接头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在绝缘本体中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连通的对接端,所述导电端子暴露于所述对接端中,所述线缆包括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个芯线,所述芯线沿前后方向连接到所述对接头的后侧,所述外壳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至少包围所述绝缘本体的后部和所述线缆的前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对塑胶件,所述一对塑胶件在横向上夹在外壳和线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在线缆与外壳之间增加塑胶件,以增强线缆整体的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对接头及金属外壳的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线缆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对接头 1 线缆连接器组件 100
绝缘本体 11 第一本体 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9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自清洁免维护水过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儿科用服用型颗粒药物碾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