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用环境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9578.X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超;曾振宇;秦鹏;金灿;叶金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寰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14;F16M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杨建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四路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环境监测 装置 及其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环境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具体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外壳,所述监测外壳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的上表面与气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泵左右两侧的进气口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管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导管均位于第二安装槽内。本发明通过设置气泵、滑套、滑筒、限位板、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与现有的监测装置相比,采用了真空吸盘式的安装,防止多次转动螺栓而出现滑丝的情况,同时,使得该监测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对监测外壳进行拆卸,避免多次搬运以及使用时由于拆卸困难而导致使用不便的情况出现,进而保障了该监测装置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环境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多,能源紧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建筑逐渐流行了起来。生态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其中,生态实验室是生态建筑中的一种。
实验动物在人工环境中生长、繁殖和接受试验处理,特定场所及其周围空间为实验动物环境,生物医学研究中,要得到准确、可靠试验数据,要避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生理生化活动不利影响,创造一个良好的试验动物环境,各项监测指标对动物生活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为重要的就是空气洁净度和颗粒物污染。
目前在需要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监测时,往往需要通过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抽取,并提取出实验室内的空气样品,并对样品进行监测从而得出空气样品的数据,然而现有的大部分空气提取装置往往智能监测一片区域的实验室气体,局限性较大,导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转移气体监测装置,导致其使用便利性差,同时,由于提取一片区域后的气体监测装置内部往往容易残留上一片区域残留的气体样品,导致后续监测数据容易出现误差的情况,降低了空气环境数据监测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环境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大部分空气提取装置往往智能监测一片区域的实验室气体,局限性较大,导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转移气体监测装置,导致其使用便利性差,同时,由于提取一片区域后的气体监测装置内部往往容易残留上一片区域残留的气体样品,导致后续监测数据容易出现误差的情况,降低了空气环境数据监测精准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外壳,所述监测外壳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的上表面与气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泵左右两侧的进气口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管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导管均位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开设在监测外壳的下表面,且两个第二安装槽均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导管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三通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正面的一端和背面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输气管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对应两个输气管分别位于监测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的右端相连通。
所述第二导管的左端与弯头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弯头的底端与第一第一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在滑套内,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与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一滑杆与弯头相连通,所述限位板位于滑套内,所述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装置,且三个弹性装置的底端均与滑套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弹性装置的顶端与定位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定位槽分别开设在监测外壳下表面的四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寰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寰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9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