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数据规模的配置参数的调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2325.8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5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苏子浩;喻之斌;陈超;曾思棋;辛锦瀚;黄世鑫;杨永魁;李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成丹;耿慧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规模 配置 参数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跨数据规模的配置参数的调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随机数生成的若干配置参数组,所述配置参数组包括若干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组,运行给定的程序,确定不同的数据规模对应的运行时间;
根据所述不同的数据规模对应的运行时间,分别确定所述不同的数据规模对应的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重要性得分;
从各个数据规模对应的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重要性得分中,选取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
对所述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进行跨数据规模分析,预测所述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值;
根据所述最优配置参数值,确定跨数据规模的最优配置参数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随机数生成的配置参数组,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取值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配置参数的取值范围,生成各个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的类型包括:布尔型参数、类别型参数、连续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规模的范围为[最小数据规模,最大数据规模],其中,最大数据规模为最小数据规模的预设倍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不同的数据规模对应的运行时间,分别确定所述不同的数据规模对应的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重要性得分,包括:
将每个数据规模对应的配置参数组及运行时间,输入随机梯度增强回归树,得到对应数据规模的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重要性得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组包括非硬件型资源参数;
所述从各个数据规模对应的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重要性得分中,选取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包括:
从各个数据规模对应的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配置参数的重要性得分中,选取预设数量的公共的所述非硬件资源型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进行跨数据规模分析,预测所述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值,包括:
获取当前数据规模中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最长的运行时间、最短的运行时间及每个配置参数组对应的运行时间;
根据所述最长的运行时间、最短的运行时间及每个配置参数组对应的运行时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组对应的运行得分;
将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组对应的运行得分作为所述配置参数组中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的运行得分;
将对应的所述数据规模、所述配置参数的运行得分、所述配置参数的参数值,输入至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在当前数据规模下、运行得分最高时所述配置参数的取值,作为所述配置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优配置参数值,确定跨数据规模的最优配置参数组,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数量的公共的配置参数之外的参数值;
求每个所述非公共的配置参数的参数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作为对应的各个所述非公共的配置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值;
根据所述非公共的配置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值和所述公共的配置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值,确定所述跨数据规模的最优配置参数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23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机座空水冷却结构
- 下一篇:墨水循环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