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设备配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2760.0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林;吴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24/02;H04W48/1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设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设备配网技术,其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配网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配网操作繁琐,配网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本发明中,智能设备开机完成后,监听智能设备网络连接状态变化情况以及配网指令;当网络连接状态变化为无线网络连接,且连接的网络为无线WiFi网络,则获取当前连接成功的无线WiFi网络信息并保存;当智能设备接收到开启配网指令,则进入已配网模式,若接收到请求配网指令,则进入未配网模式,若接收到停止配网指令,则进入空闲模式;本发明充分利用局域环境中拥有可连接无线网络的智能设备进行无线网络信息分享,从而完成智能设备安全快速配网,有效提高了智能设备配网的效率,节省了智能设备配网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配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设备配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成为日常家庭的必配品,许多家庭通常拥有多件智能设备,常见的如智能手机、电脑、智能电视、智能空调以及智能冰箱等等。
现有技术中,如果想将智能设备接入无线网络,首先需要进行配网。现有技术中,配网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1)对于带有可视屏幕的智能设备,主要是通过手动在网络设置界面输入无线网络信息的方式进行配网,这种方式对多数普通用户来说操作较繁琐,不能快速完成配网,影响体验。
(2)对于没有可视屏幕的智能设备,一般需要借助其他智能设备(如手机)进行配网,比如通过手动输入无线网络信息至手机并将信息转发给需配网的智能设备进行配网,该配网方式也是一对一逐个进行操作的,配网设备和被配网设备角色设定比较固定,没有充分利用周围已配置无线网络的设备,一旦用户的未配网的智能设备较多时,这种配网方式也显得繁琐和低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智能设备配网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设备配网操作繁琐,配网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智能设备配网系统,包括:
网络检测模块,用于实时监听并保存智能设备网络连接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包含但不限于有线网络连接、无线网络连接以及无网络连接等;进一步地,网络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智能设备已连接成功的无线WiFi网络信息;
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配网指令保持或切换智能设备的配网模式;所述配网指令由安装集成于系统的应用程序或系统模块(如语音模块)发出,包括但不限于开启配网指令、请求配网指令以及停止配网指令等;所述配网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已配网模式、未配网模式以及空闲模式等;
通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智能设备具有的第一无线模块发现或发送配网请求广播;以及,用于控制已配网模式智能设备具有的第一无线模块与未配网模式智能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无线数据通信;还用于根据接收的无线WiFi网络信息控制未配网模式智能设备具有的第二无线模块接入到对应无线WiFi网络。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已配网模式是指智能设备处于无线扫描的状态,可为其它智能设备提供可连接的无线WiFi网络信息;所述未配网模式是指智能设备处于发送配网请求广播的状态,请求已配网模式的智能设备为其提供可连接的无线WiFi网络信息;所述空闲模式是指智能设备不进行无线扫描,同时,也不请求配网,表示该智能设备不提供无线WiFi网络信息,也无需其它智能设备向其提供无线WiFi网络信息。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以及ZigBee等无线通讯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为智能设备标配的WiFi模块;
此外,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也可以为同一模块,即为智能设备标配的WiFi模块。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备配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2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地形识别功能的假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磁锁初段拉力弥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