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范围模拟机可信度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6148.0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9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京;王苏;丁炜堃;陈纲;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单冠飞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范围 模拟 可信度 评估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全范围模拟机可信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厂运行数据集;
从所述电厂运行数据集中提取工况特征参数;
对所述工况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及聚类,以获取多类工况分别对应的工况特征参数集;
对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工况特征参数集中的输出参数进行筛选,以确定目标输出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参数,对所述工况特征参数集中的输入参数进行筛选,以确定所述目标输出参数对应的主变量参数;
对所述主变量参数进行随机不确定性分析和认知不确定性分析,以确定所述主变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分布;
根据所述主变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分布,对所述主变量参数进行抽样,以获取目标输入参数;
根据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目标输入参数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确定工况数据集;
将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目标输入参数输入全范围模拟机进行仿真计算,以获取对应的仿真输出参数;
根据多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及对应的所述目标输出参数间的相似度,确定所述全范围模拟机的可信度;
所述根据多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及对应的所述目标输出参数间的相似度,确定所述全范围模拟机的可信度,包括:
对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确定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其中,对于稳态工况数据集的目标输出参数和仿真输出参数,利用均值-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性量化,将均值作为所述参考值,将方差作为所述不确定度,对于瞬态工况数据集的目标输出参数和仿真输出参数,利用动态均值-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性量化,将均值曲线作为所述参考值,将方差曲线作为所述不确定度;
根据多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确定所述全范围模拟机的可信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确定所述全范围模拟机的可信度,包括:
根据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确定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相似度和不确定度相似度;
根据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相似度和不确定度相似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对应的参考值权重和不确定度权重,确定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可信度,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确定所述参考值权重和所述不确定度权重;
根据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每个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可信度,及每个所述目标输出参数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全范围模拟机在每类工况下的可信度;
根据所述全范围模拟机在每类工况下的可信度,及每类工况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全范围模拟机的可信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类工况分别对应的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确定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相似度和不确定度相似度,包括:
将所述目标输出参数按照数据类型划分为确定性数据、周期性数据及非周期性数据;
对所述确定性数据,采用误差分析方法比较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的差异,以确定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相似度和不确定度相似度;
对所述周期性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比较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的差异,以确定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相似度和不确定度相似度;
对所述非周期性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比较所述仿真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及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和不确定度的差异,以确定所述仿真输出参数和所述目标输出参数的参考值相似度和不确定度相似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61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穿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化玻璃运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