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扣船软体救援逃生装置及救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6855.X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杰;邢世琦;任翀;王田野;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7/10 | 分类号: | B63C7/10;B63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刘珂玮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扣船 软体 救援 逃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上应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扣船软体救援逃生装置及救援方法。包括空气压缩机、充气救援舱和设置在船侧的若干浮态稳定结构。所述充气救援舱包括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孔与充气孔的救援舱本体、与所述逃生孔密封连接的逃生通道和可拆卸固定在船底的磁力固定底座,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充气孔密封连接,所述救援舱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磁力固定底座密封连接。所述逃生通道靠近所述逃生孔的一端设置有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均设置有气密拉链。本发明主体采用软体材料,未充气时折叠收放,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运输到事故现场,展开紧急救援,大幅度减少在运输上耽误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应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扣船软体救援逃生装置及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船舶遇难事故中,翻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造成翻扣的原因有碰撞、恶劣天气和装载不当等。船舶发生翻扣的过程往往十分迅速,船上人员来不及逃离遇难船,而被困在舱室内,同时未逸出船舱的空气会在上部形成空气层,使翻扣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暂时保持平衡状态。此种状况下,被困人员将时刻面临以下危险:
(1)被困人员处在狭小的空间中,船舱内的氧气含量有限,随着时间推移,空间中的氧气含量会逐渐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使被困人员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症状。
(2)水的导热系数约为空气的4倍,意味着人在水中的体温散失速度比在空气中快,被困人员将很快失温。
(3)船舶发生翻扣后剩余浮力小,易受到风浪、碰撞等因素影响造成浮态改变,从而危及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上述内容可知,对翻扣船实施人命救助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翻扣船救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目前通常有两种救援方式,一种是潜水员水下救助,另一种是在船底开孔进行救助。
潜水员及相应装备可以快速到达遇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且潜水员水下救助不会破坏被困人员的生存环境,因此针对翻扣船人命救助通常采用潜水员水下救助的方法。但是由于遇难船所处环境复杂及倒扣的船舶舱室结构复杂等因素限制,潜水员水下探摸效率低,并且潜水员的自身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另一种救助方法是在翻扣船的船底开孔,由水面上方直接到达被困人员的位置,虽然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但在实际救助中,船底开孔救助方法会破坏翻扣船浮态。解决这一缺点的改进方法是在船底焊接救助密封舱,然后再开孔,避免破坏翻扣船浮态。但是现有救助密封舱为金属材质,存在体积大、运输不便、安装繁琐等缺点,导致无法快速将救助密封舱运送到现场,无法及时对遇难人员展开救援。此外,这种改进方法也未考虑开孔时对船只浮态的影响,容易在开孔式时导致船舶沉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扣船软体救援逃生装置及救援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救助密封舱体积重量大、随船运输不便且现场施工难度大、操作复杂等问题,以确保救援队可以快速到达现场,避免耽误黄金救援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解决现有救援设备开孔时容易改变船只浮态,造成沉没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扣船软体救援逃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充气救援舱和设置在船侧的若干浮态稳定结构。
所述充气救援舱包括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孔与充气孔的救援舱本体、与所述逃生孔密封连接的逃生通道和可拆卸固定在船底的磁力固定底座,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充气孔密封连接,所述救援舱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磁力固定底座密封连接,所述磁力固定底座与船底密封连接。
所述逃生通道靠近所述逃生孔的一端设置有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均设置有气密拉链。
进一步,所述救援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应急逃生盖,所述应急逃生盖通过气密拉链与所述救援舱本体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6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