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7250.2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雷洁珩;赵江南;招观荣;李全兴;邓健;钟林;雷泽勇;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充气式 铀矿 废液 排出 装置 方法 | ||
1.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总成、活塞套总成、活塞、复位弹簧及井壁密封圈;
壳体总成内部设有气液通道,气液通道在壳体总成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进气口和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装有单向阀,壳体总成中部设有从壳体总成外部贯通至气液通道的贯通孔;
活塞套总成固定安装在壳体总成外部,活塞套总成内部与壳体总成外部之间形成活塞腔,活塞套总成中部设有将活塞套总成内外部连通的分隔间隙,活塞套总成上端设有连通至活塞腔的上孔,活塞套总成的下端设有连通至活塞腔的下孔;
活塞活动安装在活塞腔内,并将活塞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下腔和上腔,下腔通过下孔与活塞套总成外部连通,上腔通过贯通孔与气液通道连通,上腔通过上孔与活塞套总成外部连通;活塞在活塞腔内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变换,进而使下腔和上腔的容积改变,当活塞处在第一位置时,下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大,上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小,当活塞处在第二位置时,下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小,上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大;
复位弹簧压缩设置在下腔中并套装在壳体总成上,其通过弹力迫使活塞保持在第一位置;
井壁密封圈设置在分隔间隙中并套装在活塞上,其随着活塞的移动而被活塞的轮廓带动而膨胀或收缩;当活塞处在第一位置时,井壁密封圈处于收缩状态并缩回分隔间隙;当活塞处在第二位置时,井壁密封圈处于膨胀状态并伸出分隔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其特征是:壳体总成包括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连接的进气套筒、上通气管、上拉紧套、下通气管和下拉紧套;进气套筒、上通气管、上拉紧套、下通气管和下拉紧套均呈两端敞口的管形;所述气液通道由上通气管的内孔、下通气管的内孔、下拉紧套的内孔依次连通而形成;所述贯通孔设在下通气管上;所述进气口位于上通气管的内孔一端;所述进水口位于下拉紧套的内孔一端;
相应的,复位弹簧套装在下通气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其特征是:进气套筒的前端内孔中设有内螺纹,上通气管的前端外部设有带有外螺纹的锥面,进气套筒的内螺纹与上通气管的外螺纹相对布置,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夹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其特征是:壳体总成还包括钢缆连接管;钢缆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在进气套筒的上端外壁上,上端敞口,钢缆连接管的内孔分别与环形夹层和进气口连通,钢缆连接管的上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等高且相对布置的穿耳,穿耳上设有供钢缆穿过的穿孔。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活塞套总成包括上部分体和下部分体;上部分体和下部分体均呈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套筒形,上部分体和下部分体分别在封闭一端的中心处设有孔A和孔B;上部分体和下部分体分别通过孔A和孔B套装并固连在下通气管上,上部分体和下部分体的开口一端相对并间隔布置;所述活塞腔由上部分体的内壁、下部分体的内壁、下通气管的外壁合围而成;所述分隔间隙为上部分体开口一端与下部分体的开口一端之间的间隙;所述上孔设在上部分体上;所述下孔设在下部分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充气式地浸铀矿井废液排出装置,其特征是:活塞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内孔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孔段和定位孔段,其外壁上从一端至另一端设有依次连接的上密封面段、导向锥面段和下密封面段,上密封面段的直径大于下密封面段的直径;活塞活动安装在活塞腔内,活塞的密封孔段与下通气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内密封圈,活塞的上密封面段与上部分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外密封圈A,活塞的下密封面段与下部分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外密封圈B;
当活塞在活塞腔内移动时,活塞始终通过外密封圈A与上部分体之间形成密封,活塞始终通过外密封圈B与下部分体之间形成密封,活塞始终通过内密封圈与下通气管之间形成密封;
当活塞处于第一位姿时,井壁密封圈处在活塞的导向锥面段上,或活塞的下密封面段上,或活塞的导向锥面段与下密封面段的交界处;
当活塞处在第二位姿时,井壁密封圈处在活塞的导向锥面段上,或活塞的上密封面段上,或活塞的导向锥面段与上密封面段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72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