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排热换气的通风装配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7276.7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芳;姜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02;E04C1/39;F24F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换气 通风 装配 墙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排热换气的通风装配墙体,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若干通风墙单体,其中通风墙单体包括隔热填充架、支撑骨架和排风砖组,排风砖组填充于通风墙单体内部,若干通风墙单体相互铰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相互铰接的通风墙单体,利用其可自由灵活组装的性质,能够适应不同的房型或建筑环境;同时在通风墙单体内部还利用空心砖与填充框构成的排风砖组进行填充,以增强墙体整体的稳固性能;其中,通过设置连接横梁,以墙体必要的支撑骨架为基础进行延伸,设置出连接铰板,将相邻两通风墙单体铰接起来,便于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进行加装或改装;另外,通过在进风道和排风道加装单向气阀结构,便于室内的自行通风换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于排热换气的通风装配墙体。
背景技术
通风墙体是近些年来为了能够解决室内温度升高且不便排热通风而设计的建筑结构,通常是对现有的外墙结构进行改造,即在墙体内部增设通风管,并在墙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出风口和进风口,因此改造方式较为简单,成本低廉;但这种改造方式往往需要对墙体本身进行凿挖处理,涉及到建筑承重部分往往难以顺利进行;同时,现有的墙体改造手段虽然原理简单,但在实际施工时墙体内部的通风管道的铺设往往存在诸多困难,且难以把控管道铺设的质量;因此,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设计一种利于排热换气的通风装配墙体,来解决它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排热换气的通风装配墙体,解决现有的通风墙体改造技术中存在质量问题和施工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利于排热换气的通风装配墙体,包括若干通风墙单体,所述通风墙单体包括隔热填充架、支撑骨架和排风砖组,其中排风砖组又包括填充框和空心砖;若干所述空心砖安装于填充框内,构成排风砖组结构;若干所述排风砖组通过若干支撑骨架安装于隔热填充架内部;相邻两所述通风墙单体之间相互铰接,共同组成墙体结构;
所述隔热填充架为中空板架结构,其内表面焊接有两个隔热板,其材质与隔热填充架的周侧壁相同,均为双层钢筋架内嵌隔热棉板,其中隔热棉板包括石棉瓦等材料;所述隔热填充架内部通过两个隔热板分设有排风室和两个填充室,且两填充室分别设置于排风室的相对两侧,且排风室与填充室底部相互连通;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竖梁和连接横梁,两者之间相互焊接;所述支撑骨架设置于填充室内部,并与隔热板粘连固定;所述连接横梁相对两端均延伸至通风墙单体外部,且其相对两端均焊接有连接铰板;相对两所述连接铰板的设置位置存在高度差,能够使相邻两通风墙单体的连接铰板错开位置,便于铰接;相邻两所述通风墙单体的连接铰板之间设置有铰连柱,且相邻两连接铰板之间通过铰连柱相互铰接,铰接后既可构成单面墙体,又可根据建筑需求调整两通风墙单体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填充架顶端内部开设有若干进风道和若干排风道,其中进风道一端延伸连通至通风墙单体一侧,另一端延伸连通至填充室内部;所述进风道内表面铰接有进风阀板;所述排风道一端延伸连通至通风墙单体的另一侧,且另一端延伸连通至排风室内部;所述隔热填充架一侧面铰接有排风阀板,且排风阀板与排风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风阀板和进风阀板均为单向气阀结构,且进风道的进风方向为排热区域;其中进风道连通建筑室内区域,排风管连通建筑室外区域,在实际工作时,室内区域温度升高时,热空气由进风道依次进入填充室和排风室中,再由排风室通过排风道排出,其间在单向气阀结构作用下,空气流向为单向。
进一步地,所述竖梁相对两侧面均焊接有限位卡条,填充框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卡槽,相邻两竖梁的限位卡条与若干填充框的限位卡槽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框内表面插接有若干支撑架,支撑架为三角管状结构;所述空心砖周侧面设置有若干斜面,且相邻两空心砖的相邻两斜面均与支撑架接触,一方面能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空心砖的填充更加稳固,另一方面便于排风砖组内部的空气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