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用箱式气水射流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7594.3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花金岭;何艳杰;王贺举;杨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36/04;E21F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安申涛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箱式 水射流 除尘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箱式气水射流除尘器,属于煤矿井下除尘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隔成收集室和污水过滤室,所述污水过滤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箱盖,位于所述收集室上方的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底部带开口的粉尘污水汇集罩,所述粉尘污水汇集罩的侧面连通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的进气端与煤矿井下的粉尘收集管道相连通,所述除尘管道的外端设置有气水射流器;本发明不仅能达到降尘的目的,而且能将沉降下来的粉尘颗粒和污水进行分离,便于将分离出来的污水集中排放至指定位置,避免了含有粉尘的污水直接排放在地面上带来的作业现场环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箱式气水射流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在煤矿井下巷道瓦斯治理现场,钻机在本煤层打钻时粉尘非常大,矿工作业环境恶劣,影响健康,为减少粉尘污染,现场往往使用气水射流除尘器除尘;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气水射流除尘器除尘工作时需压风及高压水形成汽水射流,形成水雾来达到降尘的目的,但水雾与粉尘结合后形成的粉尘水直接排在现场地面,导致作业现场污水横流,泥泞不堪,导致作业现场环境恶劣。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气水射流除尘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箱式气水射流除尘器,不仅能达到降尘的目的,而且能将沉降下来的粉尘颗粒和污水进行分离,便于将分离出来的污水集中排放至指定位置,避免了含有粉尘的污水直接排放在地面上带来的作业现场环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箱式气水射流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以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隔成收集室和污水过滤室,所述污水过滤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箱盖,位于所述收集室上方的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底部带开口的粉尘污水汇集罩,所述粉尘污水汇集罩的侧面连通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的进气端与煤矿井下的粉尘收集管道相连通,所述除尘管道的外端设置有气水射流器;所述气水射流器后端的进气口连通高压气源,所述气水射流器侧面的进水端与高压水源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室的端部与自动伸缩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自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粉尘污水汇集罩的端部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伸缩杆采用液压伸缩杆,或者电动伸缩杆,或者气动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上设置有瓦斯抽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采用圆孔板式过滤网,或者方孔板式过滤网,或者管式过滤网,或者滤芯式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排水泵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泵采用隔膜泵,或者污水泵,或者泥浆泵,或者离心泵。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管道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粉尘污水汇集罩的侧面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外端连通设置有扩口形状的气水碰撞室,所述气水碰撞室的外端连通设置有所述气水射流器。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污水汇集罩的侧面连通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污水汇集罩为上端小且下端大的喇叭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管道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的数量为1至5个,且全部的过滤装置成排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整体采用壳体类结构,其中箱体、粉尘污水汇集罩和除尘管道均为壳体类结构,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7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行安全智能保障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冷装置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