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8107.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0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成;李一宁;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同鑫热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8/00 | 分类号: | F24D18/00;F24D15/02;H02S10/12;H02S40/44;F24D101/40;F24D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文成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功率 互补 供热 设备 | ||
1.一种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包括有固定架(1)、第一固定杆(2)、转换器(3)、太阳能板(4)、第一导电线(5)、蓄电池(6)、第二导电线(7)、电热器(8)、导热管(9)、分层机构(10)和风能机构(11),固定架(1)后部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根第一固定杆(2),两根第一固定杆(2)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根第一固定杆(2)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换器(3),转换器(3)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转换器(3)上侧连接有用于进行光能发电的太阳能板(4),两根第一固定杆(2)下部前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蓄电池(6),两个蓄电池(6)均与转换器(3)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电线(5),固定架(1)中部安装有电热器(8),电热器(8)与蓄电池(6)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电线(7),电热器(8)前侧连接有导热管(9),固定架(1)上设有用于给水液加热的分层机构(10)和实现功率互补的风能机构(11);分层机构(10)包括有支撑块(101)、隔热箱(102)、隔热框(103)、单向阀(104)、隔热板(105)、第一连接杆(106)和第一弹簧(107),固定架(1)前部上侧连接有四块支撑块(101),四块支撑块(10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隔热箱(102),隔热箱(102)围绕于导热管(9),隔热箱(102)上侧联通有隔热框(103),隔热框(103)和隔热箱(102)下部前侧均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单向阀(104),单向阀(104)由内部向外部开启,隔热箱(102)与隔热框(103)之间滑动式设有两个隔热板(105),两个隔热板(105)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个隔热板(105)相离的一侧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6),两个隔热板(105)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密封条,两个密封条接触配合,两根第一连接杆(106)均与隔热箱(102)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弹簧(107);风能机构(11)包括有气流仓(111)、导风板(112)、第二固定杆(113)、风力发电轴(114)、发电机(1411)和风叶板(115),固定架(1)后部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气流仓(111),气流仓(111)形状为圆筒形,气流仓(111)后上部开有进风口,气流仓(111)前下部开有出风口,气流仓(111)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引导气流的导风板(112),导风板(112)绕设于进风口外侧,导风板(11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13),两根第二固定杆(113)之间转动式地安装有风力发电轴(114),风力发电轴(114)贯穿气流仓(111),两个蓄电池靠近风力发电轴(114)的一侧均安装有发电机(1411),两个发电机(1411)均与风力发电轴(114)相连接,发电机(1411)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风力发电轴(114)上间隔均匀地套设有三组风叶板(115),风叶板(115)上风叶片的形状为勺形,能更好地进行风力发电的操作,风叶板(115)位于气流仓(111)内部;还包括有用于防止隔热板(105)移动的动力机构(13),动力机构(13)包括有皮带轮(131)、平皮带(132)、第三固定杆(133)、连接轴(134)、锥齿轮(135)、转轴(136)、橡胶轮(137)和橡胶杆(138),固定架(1)上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杆(133),第三固定杆(133)位于气流仓(111)前方,第三固定杆(133)上转动式设有连接轴(134),两根连接轴(134)相离的一侧上和风力发电轴(114)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皮带轮(131),左右两侧的两个皮带轮(131)之间均绕有平皮带(132),第三固定杆(133)下部转动式设有转轴(136),连接轴(134)和转轴(136)上均连接有锥齿轮(135),两个锥齿轮(135)相互啮合,转轴(136)上连接有橡胶轮(137),橡胶轮(137)位于锥齿轮(135)正下方,第一连接杆(106)后侧连接有橡胶杆(138),橡胶杆(138)与橡胶轮(137)接触配合;还包括有用于关闭打开隔热框(103)的开盖机构(14),开盖机构(14)包括有第二连接杆(141)、第一挡板(142)、把手(143)、第一固定块(144)和第二弹簧(145),隔热框(103)上放置有第一挡板(142),第一挡板(142)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143),第一挡板(142)上侧左右对称式设有两块第一固定块(144),第一固定块(144)与隔热框(10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45),第一挡板(142)上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二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1)下部分为倾斜结构,第二连接杆(141)位于两块第一固定块(144)之间,第二连接杆(141)能够与隔热板(105)接触配合;操作人员以相反的方向移动两根第一连接杆(106),第一弹簧(107)进入拉伸状态,第一连接杆(106)带动隔热板(105)向第二连接杆(141)移动,隔热板(105)与第二连接杆(141)接触配合,第二连接杆(141)受力带动第一挡板(142)向上移动,第一挡板(142)带动第一固定块(144)向上移动,第二弹簧(145)随之进入拉伸状态;还包括有用于给风力发电轴(114)润滑的润滑机构(15),润滑机构(15)包括有弹性板、下料框(152)、第二挡板(153)、第二固定块(154)和第三弹簧(155),气流仓(111)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下料框(152),下料框(152)位于风力发电轴(114)上方,下料框(152)底部开有供油液流出的出口,下料框(152)底部滑动式设有用于挡住出口的第二挡板(153),下料框(152)下部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54),第二固定块(154)与第二挡板(15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55),两匹平皮带(132)上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能够与第二挡板(153)接触配合;操作人员将油液加入至下料框(152)内,平皮带(132)在逆时针旋转时带动弹性板(151)逆时针旋转,弹性板(151)向前推动第二挡板(153),第三弹簧(155)随之进入压缩状态,出油口被打开,当第二挡板(153)向前移动至极限位置后,第二挡板(153)无法继续向前移动,弹性板(151)继续移动被第二挡板(153)挡住,弹性板(151)受平皮带(132)牵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从第二挡板(153)的底部滑过,如此第二挡板(153)也不会被弹性板(151)挡住,第三弹簧(155)随之复位,在第三弹簧(155)复位的作用下,第二挡板(153)向后移动复位,第二挡板(153)挡住出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同鑫热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同鑫热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81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