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杀菌功能的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8407.3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廖阔;孔凤;赵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芒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2 | 分类号: | B09B3/32;B09B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21113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杀菌 功能 智能 垃圾 收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杀菌功能的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功能机构,功能机构包括底架、底框和功能部件,底框固定连接于底架顶部,底架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储液框,功能部件设置于底框上;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压缩框、挤压部件和动力部件,压缩框顶部设置有导料框,压缩框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中,将垃圾通过导料框有效投放至挤压辊顶部,进而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能够通过皮带和皮带轮有效带动减速器进行运行,进而使减速器能够通过支撑轴带动挤压辊进行旋转,同时在限位辊的有效挤压下,能够有效缩小垃圾整体体积,同时能够使垃圾分散开,进而使液态垃圾能够沿着挤压辊表面滴落至导液板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杀菌功能的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
但是现有技术中,垃圾收集装置大多只能进行垃圾的堆积存放,无法有效进行垃圾的初步整理,进而容易导致液体垃圾溢出沾染垃圾收集装置内壁,较长时间后容易滋生较多病菌,同时容易造成垃圾收集装置内部产生异味,进而不便于进行垃圾的后续处理,同时现有垃圾收集装置实际转移垃圾进行后续处理过程较为复杂,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内部病菌的滋生,同时能够有效防止设备内部产生较重异味,以及能够高效进行内部垃圾的转移处理的一种具有自动杀菌功能的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自动杀菌功能的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包括:
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底架、底框和功能部件,所述底框固定连接于底架顶部,所述底架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储液框,所述功能部件设置于底框上;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压缩框、挤压部件和动力部件,所述压缩框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框,且压缩框内部和导料框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框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压缩框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压缩框设置于底框顶部,且压缩框内部和底框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框两侧相对内表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外表面套设有挤压辊,且支撑轴一端延伸至压缩框外部,所述挤压部件和动力部件均设置于压缩框上;以及储物机构,所述储物机构设置于底框上。
其中,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导液板和蓄水框,所述导液板固定连接于底框两侧相对内表壁之间,所述导液板顶部转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导液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本体和导热水框,所述蓄水框固定连接于底框一侧外表面。
其中,所述蓄水框顶部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延伸至蓄水框内部,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延伸至底框内部,且排水管顶部等距开设多个排液孔。
其中,所述底框两侧相对外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底部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紫外线灭菌灯,所述底框两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滑槽,且底框两侧外表面位于对应滑槽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底框内部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相对内表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两个所述安装片相对外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辊。
其中,所述底框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底框内部,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椭圆顶轮,所述复位框内部底面滑动贯穿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连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顶片,所述顶片一侧外表面延伸至底框内部,所述复位框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框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底框内部和导管内部连通,所述导管一端延伸至储液框内部。
其中,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机和减速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板顶部,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和减速器的输入端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和支撑轴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芒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芒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8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