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8601.1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邵学君;温克学;傅青喜;张铁钢;石磊;姚振坤;庞庆;张志鹏;李世林;张俊峰;王前;周宝珑;齐超;郭有为;武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H04W4/38;H04W40/10;H04W40/1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物运输 监控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节点的传感器模块采集的铁路车辆监控数据;根据该装载液体货物状态信息和车辆信息判断液体货物和车辆是否处于预警/报警状态;若是,利用当前节点的移动通信装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若否,利用当前节点的ZigBee通信装置通过ZigBee自组网中的最优路径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目标节点,以利用目标节点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通过采用ZigBee自组网方式在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并通过目标节点统一将数据远传,能够降低系统整体功耗,延长监控时长,保障了监控的顺利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货运年发送量为40亿吨左右,其中,危险货物年运量为1亿吨左右,全路危险货物每天装车数近万辆,平均每公里就有3辆运载危险货物的铁路货车在运行。铁路货车容量大、载重大,且是编组成列运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又相对复杂。随着我国调整运输结构、提高铁路运量以及总公司货运增量方案的制定,大宗货物长距离铁路运输比例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货物运输的安全保障变得更加迫切。
铁路危险货物90%为液体货物,用作运输工具的铁路货车的类型包括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全国有11万余辆铁路罐车,约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5%;罐式集装箱也随着集装化运输的发展趋势大量涌现。液体危险货物运输中,罐车、罐式集装箱的罐体处于密闭状态,发生异常时压力、温度、液位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因此,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监控是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铁路车辆中每节车厢上均可设置一车载监控装置监控货物和车辆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本地进行存储,以便运维人员进行查阅,不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将监控信息远传,但是由于铁路车来车辆监控的周期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监控参数多,导致监控信息量比较大,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远传时需要耗费大量电能,由于考虑到用电安全性问题,铁路货车监控装置通常采用电池供电,而电池的续航时间不能满足长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远传监控信息的需求,影响了监控的顺利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车载监控装置,铁路车辆的每节车厢上均设置一车载监控装置,每个车载监控装置作为一个节点,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节点的传感器模块采集的铁路车辆监控数据,该铁路车辆监控数据包括装载液体货物状态信息和车辆信息;
根据该装载液体货物状态信息和车辆信息判断液体货物和车辆是否处于预警/报警状态;
若是,利用当前节点的移动通信装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
若否,利用当前节点的ZigBee通信装置通过ZigBee自组网中的最优路径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目标节点,以利用目标节点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
其中,该ZigBee自组网中不包括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铁路车辆监控数据的节点。
进一步地,该通过ZigBee自组网将该铁路货物运输监控数据传输至目标节点之前,还包括:
根据节点选择条件在该铁路车辆的未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节点中选择一节点作为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
判断选择的目标节点是否为当前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8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机电阀密封性检测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消杂光遮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