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飞机气密-非气密舱的重心调节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9504.4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杰;田煜;李全祥;范晓龙;闫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F17D1/02;F17D1/14;F17D3/01;F17D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武鹏 |
地址: | 7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气密 重心 调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气密‑非气密舱的重心调节装置及方法,包括:气密舱储液罐、非气密舱储液罐、第一增压泵、第一瞬时流量计、第二增压泵、第二瞬时流量计、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所述气密舱储液罐设置在气密舱内;所述气密舱储液罐出液口依次连接第一增压泵、第一瞬时流量计并通过管路连接至非气密舱储液罐进液口;所述非气密舱储液罐设置在非气密舱内;所述非气密舱储液罐出液口依次连接第二增压泵、第二瞬时流量计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气密舱储液罐进液口;所述第一通气管将气密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气密舱内空气联通;所述第三通气管将非气密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非气密舱内空气联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气密-非气密舱的重心调节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飞机舱体设计为前半段气密舱,后半段非气密舱,飞行试验时需要将飞机重心调节装置分散布置于气密舱与非气密舱两侧,在高空中两舱内储液罐气压不平衡会导致调节工作时气压叠加增压泵压力,使得不同调节方向调节速率相差大。而当增压泵不工作时配重调节介质由高气压罐组自动流向低气压罐组,飞机重心调节将不受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飞机气密-非气密舱的重心调节装置及方法。通过控制两舱之间重心调节装置内部气压联通,同时防止液体配重介质自流和反流,能够实现重心调节装置在非平衡气压两舱之间进行液体配重介质输送与转移,从而实现飞机重心调节。
一种用于飞机气密-非气密舱的重心调节装置,包括:气密舱储液罐、非气密舱储液罐、第一增压泵、第一瞬时流量计、第二增压泵、第二瞬时流量计、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第一通气阀、第二通气阀、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第三气压传感器;
所述气密舱储液罐设置在气密舱内;所述气密舱储液罐出液口依次连接第一增压泵、第一瞬时流量计并通过管路连接至非气密舱储液罐进液口;
所述非气密舱储液罐设置在非气密舱内;所述非气密舱储液罐出液口依次连接第二增压泵、第二瞬时流量计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气密舱储液罐进液口;
所述第一通气管将气密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气密舱内空气联通;
所述第三通气管将非气密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非气密舱内空气联通。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动截止阀和第二电动截止阀;
所述第一电动截止阀设置在第一增压泵与非气密舱储液罐进液口之间;
所述第二电动截止阀设置在第二增压泵与气密舱储液罐进液口之间。第一电动截止阀和第二电动截止阀设置在管路中是为了防止液体配重介质在气密舱储液罐与非气密舱储液罐之间自流或反流,第一电动截止阀和第二电动截止阀处于常闭状态,在第一增压泵工作时第一电动截止阀打开,第二增压泵工作时第二电动截止阀打开,。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将气密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非气密舱内空气联通。在气密舱储液罐与非气密舱储液罐之间进行液体配重介质调配时,第二通气管起到将气密舱储液罐内空气与非气密舱联通的作用,能够保证两罐之间气压差为零,不会将气压差叠加到增压泵入口压力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