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9969.X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9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勇;牟方奎;魏鑫;王锐;董雷涛;张伟;周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B23Q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头上用 工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差的问题。本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包括能连接在动力头上并受其驱动进行转动的安装座以及连接于安装座上且与安装座具有相同的中心线的钻头,安装座上沿与钻头相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能靠近或远离钻头的刀具,刀具的刃口朝向钻头的侧部。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
背景技术
阀门是现代工业、农业、化工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主要用于管道介质的切断、节流、调压和改变流向等。阀门的阀体在加工时有多道工序,如钻孔、攻丝及车外圆等,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都是采用多台不同功能的机床相配合来完成,如钻床、车床及镗床等,然而这种方式意味着多次装夹,多次装夹便意味着加工误差的叠加,从而导致最终的加工精度不高,并且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水车式的阀门专机,它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且能够转动的转盘,在转盘的边缘均布有若干夹具,在机壳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与夹具数量相同的动力头,阀体毛坯夹持在夹具上,然后由转盘转动使阀体毛坯按照转动方向依次停留在设定位置上并由对应的动力头向阀体毛坯工件靠近并进行所需的工序加工,即通过一次装夹便可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
对于一些特定的阀体(或水嘴来说),在钻完孔后还需要在钻孔部位的外侧加工出台阶或是环形槽等。常规中,台阶或是环形槽的加工都是在水车式阀门专机上完成所有工序后再转移到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这样加工效率比较低并且还会因为存在二次装夹而导致加工精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解决了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包括能连接在动力头上并受其驱动进行转动的安装座以及连接于安装座上且与安装座具有相同的中心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沿与钻头相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能靠近或远离钻头的刀具,刀具的刃口朝向钻头的侧部。
安装座连接在动力头的端部,动力头安装在水车式阀门专机的机壳上。初始状态,刀具处于远离钻头侧部的位置,当水车式阀门专机内的转盘转动至工件与该动力头相对时,动力头向工件靠近并通过内部驱动机构驱动安装座进行转动,随着动力头向工件的不断靠近使得钻头在工件上进行钻孔工作(此时刀具处于远离钻头侧部的位置而不会接触到工件)。钻孔至设定深度后,动力头不再移动但安装座仍保持转动状态,然后直接控制刀具向钻头进行靠近,当刀具的刃口与工件侧部相接触后就会在安装座的持续转动中对工件侧部进行诸如车台阶或是车槽等相应的加工。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加工头能在钻完孔后直接对工件外侧进行加工,很好地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因为没有二次装夹而加工精度更高。此外,在刀具加工的过程中钻头是保持插入工件内的状态的,当钻完孔后工件的壁变得比较薄时,利用钻头可以在刀具对工件外侧进行车台阶或车槽时形成一定的支撑,避免工件出现断裂或变形。
在上述的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中,所述的安装座上通过紧固件固定有连接块,钻头固定在连接块上,安装座上设有与钻头相垂直的滑块,刀具固定在滑块上,连接块上沿滑块的滑动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槽,滑块穿过让位槽。
通过上述设置,既保证了能对工件进行正常钻孔工作,同时又可以在钻孔结束后利用滑块带动刀具直接向工件靠近以对工件外侧进行加工,从而取消二次装夹以提高加工效率并保证加工精度。且由于钻头是固定在连接块上的,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可直接采用现有的展刀头进行使用(现有的展刀头都包括一个安装座和一个滑块),只需在展刀头上相应地开设用于配合紧固件将连接块固定的孔位即可。
在上述的动力头上用的加工头中,所述的刀具包括固定在滑块上的刀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刀架上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刀片,刀片与安装座相垂直,刀片的刃口上具有在安装座转动时能在工件侧部加工台阶和/或槽的加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