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3090.2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均;曹亭;杨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樟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24 | 分类号: | A01N65/24;A01N43/16;A01P17/00;A01P7/02;A01P7/04;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王成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樟油尾油 成分 驱虫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茶皂素0.01‑100重量份、樟油尾油0.01‑100重量份、甲醇1‑10重量份、环己烷1‑10重量份、乙酸乙酯1‑10重量份、环己酮1‑25重量份、农乳500 1‑5重量份、农乳700 1‑10重量份、AEO‑7 1‑10重量份、GP330 0.1‑0.5重量份、丙三醇0.1‑0.5重量份和水10‑100重量份。本发明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具有增效的灭杀效果,特别适用于山茶属植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类型害虫混合发生的问题,茶梢蛾、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螟虫、蓟马、稻蓟马、稻水象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蚜虫是经常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的害虫,例如在水稻、棉花、十字花科蔬菜、果树等作物上。
茶梢蛾,鳞翅目,尖翅蛾科,寄主有茶、油茶和山茶,主要以幼虫蛀食茶树顶部新梢为害,造成新梢枯死,影响茶叶产量。目前用于茶梢蛾防治的药物主要有40%乐果、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和50%巴丹粉剂1500倍液。
化学杀虫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剂,用少量就能杀死农作物、树木的病虫害,或对病虫害的生理活性发生重要影响。化学杀虫剂的优点是使用成本低,见效快,品种多,防治对象广。缺点为对环境造成污染,残留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浓缩作用,造成在食品中的残留积累,人食用后在体内富集,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易引发重大疾病,如癌症等;害虫容易产生耐药性。
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展着力、乳化力、分散力、湿润力和发泡力,对冷血动物有高毒,对人畜等温血动物无毒或低毒。该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杀螨和降低表面张力的多种功能,与化学农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茶皂素对病虫害有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但茶皂素速效性差、施用剂量大,单独使用效果不好。
油樟(学名:Cinnamomum longipaniculatum(Gamble)N.Chao ex H.W.Li)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灰色,枝条圆柱形,无毛,幼枝纤细,叶片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骤然短渐尖至长渐尖,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叶柄腹平背凸,淡绿色,圆锥花序腋生,纤细,分枝细弱,每岐为3-7花的聚伞花序,序轴无毛,花淡黄色,有香气,花梗纤细,花被筒倒锥形,花被裂片卵圆形,花丝被白柔毛,花丝无腺体,花药长圆形,子房卵珠形,幼果球形,5-6月开花,7-9月结果。
宜宾是油樟的原生资源地,截止2018年底,全市油樟林基地47万亩,粗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宜宾粗油樟出油率高,油质好,在国际市场属免检产品。
目前提取粗樟油的主要方法有CO2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汽汽提法、浸提法等。
提取的粗樟油经减压蒸馏提取松油醇、桉叶素等目标产品,减压蒸馏时的尾油一般作为废弃或用作生物质燃料,其它用途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该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具有增效的灭杀茶梢蛾的效果。
一种含樟油尾油成分的驱虫杀菌剂,包括:
茶皂素0.01-100重量份、樟油尾油0.01-100重量份、甲醇1-10重量份、环己烷1-10重量份、乙酸乙酯1-10重量份、环己酮1-25重量份、农乳500 1-5重量份、农乳700 1-10重量份、AEO-7 1-10重量份、GP330 0.1-0.5重量份、丙三醇0.1-0.5重量份和水10-10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樟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樟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夹具
- 下一篇: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