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山柑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3158.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艺;时磊;朱肖婷;高为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1/04;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山柑果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山柑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按如下步骤:去脂:刺山柑粉末,添加乙醇进行浸提;热水浸提:真空抽滤弃上清,滤渣加水,水浴后,超声辅助,再次真空抽滤,滤渣反复浸提多次,收集每次上清液;脱蛋白:将全部上清液置于真空旋转蒸发仪水浴浓缩10倍后脱蛋白,按浓缩液∶Sevage试剂=3∶1比例混合,磁力搅拌,抽滤保留上清,反复脱蛋白数次;乙醇沉淀:添加无水乙醇至脱蛋白上清中使醇浓度达到80%,4℃过夜,抽滤弃上清,保留沉淀,无水乙醇洗沉淀一次,再用丙酮洗一次,自然晾干,得刺山柑水提物;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抗炎、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藤蔓类植物加工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山柑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病程迁延,多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发展为结肠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我国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数据显示,UC患病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UC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西医主要运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5-ASA)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虽能够短期内缓解症状,但迁延难愈,尤其是对于顽固性UC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目前针对UC的治疗欠佳,大部分治疗方法及药物只能缓解病情,患者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病情稳定,然而疾病仍易复发,因此,寻找新的研究方向以便更有效治疗UC迫在眉睫。
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inn.)属于山柑科山柑属植物,又名马槟榔、野西瓜,为藤本半灌木,根较长,呈辐射分布,叶呈圆形或椭圆形,极端耐旱,生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带,在我国大多分布于新疆、甘肃、西藏等地区。刺山柑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糖苷硫苷、生物碱、脂质及挥发性成分等。研究表明刺山柑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抑菌,抗炎止痛,抗氧化,降糖降脂,降血压,改善记忆,保肝及抗肿瘤等,刺山柑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银屑病、肩周炎、硬皮病、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刺山柑多糖在治疗UC方面还未见报道。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刺山柑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刺山柑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刺山柑果实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刺山柑粗多糖的提取及定量按如下步骤:
(1)、去脂:刺山柑粉末,添加乙醇进行浸提;
(2)、热水浸提:真空抽滤弃上清,滤渣加水,水浴后,超声辅助,离心取上清,滤渣反复浸提多次,收集每次上清液;
(3)、脱蛋白:将全部上清液置于真空旋转蒸发仪水浴浓缩10倍后脱蛋白,按浓缩液∶Sevage试剂=3∶1比例混合,磁力搅拌,抽滤保留上清,反复脱蛋白数次;
(4)、乙醇沉淀:添加无水乙醇至脱蛋白上清中使醇浓度达到80%,4℃过夜,抽滤弃上清,保留沉淀,无水乙醇洗沉淀一次,再用丙酮洗一次,自然晾干,得刺山柑水提物;
(5)、得到0.22mm的过滤器除菌后密封保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入乙醇的体积占混合体积的95%,体积为1L,浸提时间为2h。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1L温度为80℃的水,80℃搅拌3h。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超声辅助时间为30min(50℃,300W)。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离心为3000rpm,1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真空旋转蒸发仪内水温为55℃。
优选的:所述步骤(4)自然晾干时间为3-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