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HC管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4526.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罗鸿鹏;邱宇华;刘河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鹏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hc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HC管桩施工方法,涉及管桩施工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引土钻孔,通过边旋转边下压的方式将管桩压入于桩孔中,管桩外侧的土壤进入于管桩外侧的加固外壳内;S2、于钢筋笼上设置注浆管及压浆阀,于管桩内安装钢筋笼;S3、向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水泥浆经由管桩侧壁上的出浆口溢流至位于管桩外侧且位于加固外壳内侧的土壤中。所述加固外壳沿管桩周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开设方向与管桩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出浆口与加固外壳一一对应,所述出浆口与加固外壳的内腔连通。本申请具有增加了管桩与土壤之间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HC管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PHC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 ℃ 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型混凝土预制构件。
目前,PHC管桩因其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工序简单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铁路及道桥等大型结构的基础工程中,成为基础建设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建筑构件。
而实际施工过程中,为降低管桩的贯入难度,一般采用先钻土引孔再贯入贯入管桩的方式进行施工,但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施工,容易导致管桩与土壤之间的侧摩擦阻力降低,管桩施工完成后的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增加管桩施工完成后与土壤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PHC管桩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HC管桩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HC管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引土钻孔,通过边旋转边下压的方式将管桩压入于桩孔中,管桩外侧的土壤进入于管桩外侧的加固外壳内;
S2、于钢筋笼上设置注浆管及压浆阀,于管桩内安装钢筋笼;
S3、向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水泥浆经由管桩侧壁上的出浆口溢流至位于管桩外侧且位于加固外壳内侧的土壤中。
所述加固外壳沿管桩周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开设方向与管桩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出浆口与加固外壳一一对应,所述出浆口与加固外壳的内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桩压入于桩孔中时,采用边旋转边下压的方式进行施工,由于加固外壳沿管桩旋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使得土壤经由加固外壳的开口进入于加固外壳中,向管桩内灌入水泥浆时,水泥浆经由出浆口喷出至加固外壳内的土壤中,与土壤结合形成强度较高的加固块体,而加固外壳对于加固块体起到了进一步的稳固作用,与加固块体形成一个整体,增加了管桩与土壤之间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进而提升了管桩施工完成后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出浆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其封闭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能在水泥浆的冲击下动作使出浆口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注入水泥浆时,封闭件将出浆口封闭,防止土壤通过出浆口进入于管桩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加固外壳的内壁上固设有分散管,所述分散管的内腔中空,所述分散管朝向封闭件的一端开口,所述分散管远离封闭件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浆进入于加固外壳内腔中后,能通过分散管的端部开口进入于分散管中,并经由溢流孔流出,使水泥浆与远离封闭件的一侧的土壤进行进一步充分混合,增加了加固块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封闭件包括固设于出浆口处的封闭膜,所述分散管朝向封闭膜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封闭膜刺破的尖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出浆口处的封闭,水泥浆注入管桩中后,对封闭膜施加作用力,封闭膜向远离管桩内腔的一侧膨胀,分散管上的尖刺将封闭膜刺破,使水泥浆流入于加固外壳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鹏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鹏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45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