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4641.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张忆州;刘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3 | 分类号: | E02D5/03;E02D5/1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齐记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预制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成槽施工,在建筑区域对应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开挖,直至形成容纳地下连续墙的容纳槽;定位柱施工,对容纳槽进行分段,并对相邻两段容纳槽部分之间的位置安装定位柱;预制墙安装,将预制墙板依次吊入容纳槽位于相邻两个定位柱之间的空间内,并固定连接预制墙板与定位柱、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结构柱施工,在建筑区域对应结构柱的位置开挖,并形成填充槽,并在填充槽内建筑结构柱;层结构施工,从上向下依次进行各层土方开挖和各层层结构施工,直至完成最底层层结构。本申请具有有助于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节约使用空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层建筑逆作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及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向着集约化、绿色化等方向深入发展,同时对基坑施工的要求愈加严格,也对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顺作法基坑有时难以满足地下空间施工要求。逆作法施工作为一种地下结构绿色施工技术,可在进行地下结构逆作时同步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并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缩短施工工期。
目前地下结构逆作法施工中,对于围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通常在成槽之后,向槽内吊入钢筋笼,然后进行分段浇筑。其中水平梁板结构等采用逆作施工,从地下结构的上层依次向下层施工,直至完毕;然后,竖向墙柱等结构依旧采用顺作的施工方法进行。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槽体内结构相对多变,且人为操作不便,直接采用现浇墙体,难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完工后仍需在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建筑内衬墙,并影响地下结构的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难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且需要在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建筑内衬墙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预制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成槽施工,在建筑区域对应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开挖,直至形成容纳地下连续墙的容纳槽;
S2、定位柱施工,对容纳槽进行分段,并对相邻两段容纳槽部分之间的位置安装定位柱;
S3、预制墙安装,将预制墙板依次吊入容纳槽位于相邻两个定位柱之间的空间内,并固定连接预制墙板与定位柱、相邻的两块预制墙板,从而构成预制地下连续墙;
S4、结构柱施工,在建筑区域对应结构柱的位置开挖,并形成填充槽,并在填充槽内建筑结构柱;
S5、层结构施工,进行基坑首层土方开挖,进行首层地下室层结构施工,层结构的周侧与地下连续墙连接;然后,从上向下依次进行各层土方开挖和各层层结构施工,直至完成最底层层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定位柱对预制墙板进行定位和稳定,并配合地下结构的逆作法,从上向下的各层层结构与预制连续墙形成稳定的地下结构。其中,预制墙板一般在建筑地面或厂房进行预制,可直接进行使用,且能够保证预制地下连续墙的质量,从而有助于保证预制地下连续墙的正常施工和稳定性,并有助于保证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同时减少在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建筑内衬墙的情况,节约使用空间。
优选的,在S2中,对容纳槽进行分段后,率先向容纳槽槽底吊装水平基座钢筋笼,水平基座钢筋笼上预留有定位柱下端穿入的避让通口,避让通口位于对应容纳槽分段处;定位柱吊入容纳槽后,定位柱的下端穿入避让通口内;然后,向容纳槽内浇筑混凝土,并形成与定位柱连接的水平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将定位柱的下端预埋入水平基座内,有助于提升定位柱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水平基座支撑在预制连续墙的下侧,有助于保证预制连续墙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4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