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二硫化锗在聚酰胺材料中作为抗热老化剂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5102.5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牧;秦家伟;张永;周华龙;吴长波;易新;王丰;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K7/14;C08K3/30;C08K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2017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硫化 材料 作为 抗热 老化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组分聚酰胺树脂100份;增强材料0~100份;二硫化锗0.05~1份。本发明通过在聚酰胺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二硫化锗,能够有效提高材料长期耐热老化性能,同时对材料的CTI无负面影响,制备得到长期耐热老化性能优异的聚酰胺材料,大大延长了聚酰胺材料的使用寿命,使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二硫化锗在聚酰胺材料中作为抗热老化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聚酰胺作为一种常见的热塑性聚合物,凭借其特有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电、机械、交通、办公等各个领域。聚酰胺材料由于普遍具有较高的熔点,因此在一些需要较高使用温度的工况条件下,常采用聚酰胺材料替代金属类材料,在实现减重的同时,还可以保持产品性能;此外,由于分子链的特殊结构,聚酰胺材料还具有耐溶剂、自润滑等优异特性,进一步拓宽了其使用范围。然而,有研究表明,聚酰胺材料在高温下,酰胺基团的强极性导致其分子链容易受到氧化攻击变为大分子自由基,然后大分子自由基会转变为发色团、过氧自由基和氢过氧化物等,这些氧化中间体会进一步参与氧化链循环反应,直到发生大分子链断裂,导致材料力学性能劣化,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如何改善聚酰胺的热氧化稳定性、提高材料的使用效能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添加抗氧剂是提高聚酰胺热氧稳定性常用的方法。然而传统的聚酰胺抗氧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各类抗氧剂中效果较好的铜盐类抗氧剂,其有效改善材料热氧稳定性的同时,会导致材料CTI(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值显著降低,进而影响材料在电子电气领域的一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长期耐热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聚酰胺树脂 100份;
增强材料 0~100份;
二硫化锗 0.05~1份。
本发明经研究意外发现,在聚酰胺材料中添加二硫化锗,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长期耐热老化性能,且对材料的CTI无负面影响。优选的,所述二硫化锗为0.1~0.5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聚酰胺树脂进行改性,对于聚酰胺树脂的种类和规格参数不做特殊要求。
本发明所述聚酰胺树脂可选自脂肪族聚酰胺、脂肪-芳香族聚酰胺或芳香族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脂肪族聚酰胺选自PA6、PA7、PA11、PA12 、PA66、PA46、PA56、PA510、PA610、PA612、PA1010或PA1012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芳香族聚酰胺选自PA4T、PA5T、PA6T、PA9T、PA10T、MXD6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芳香族聚酰胺选自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脂肪族聚酰胺;更优选的,所述聚酰胺树脂选自PA6或PA66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可以根据材料性能需求,选择添加增强材料。优选的,所述增强材料用量为30-60份;所述增强材料选自玻璃纤维、玻璃微珠、碳纤维、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硫酸钡、云母粉、高岭土、硅藻土或碳酸铝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增强材料选自玻璃纤维。
根据材料性能需求,本发明的聚酰胺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0.1~50份加工助剂。
所述加工助剂选自抗氧剂、润滑剂、光稳定剂或增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四点扎带装置
- 下一篇:冰雹试验损伤评价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