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5580.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长文;卢泽镔;梁慧君;谭樟明;许锡敏;王永辉;徐耀泉;李映桦;张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英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材料 生物降解 试验 恒温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材料生物降解领域,包括恒温系统、空气能热水器以及储水箱;所述恒温系统包括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口,所述恒温水槽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且所述恒温水槽的后部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连接保温盖;所述恒温水槽的内部中空,且所述恒温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槽以及不锈钢支架,所述不锈钢支架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不锈钢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恒温水槽保温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同时减少电量及箱内水的损耗,使得恒温水槽内的水能够循环利用,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试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生物降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可降解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继我国在2008年出台“限塑令”之后,今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分步骤、分领域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应用可降解包装膜、塑料袋、地膜等替代产品,以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的问题。《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1部分:通用方法》,该方法在模拟的强烈需氧堆肥条件下,测定试验材料在温度58℃±2℃、氧浓度和湿度条件下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和崩解程度。试验材料在试验中用预定的流量向每个堆肥容器输送无二氧化碳空气,连续监测、定期测量试验容器和空白容器产生的二氧化碳。
然而,现在的材料生物降解的实验设备还拥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恒温水浴锅在进行水浴加热时由于液面低于加热管导致加热管烧坏,恒温保温效果差,电量的使用量过大,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而且箱内水的损耗量大,而且箱内水的不能循环利用。另外,现有的实验设备还未有精确发现故障点的功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故障电,拖延试验的时间,检修的效率太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及使用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系统、空气能热水器以及储水箱;
其中,所述恒温系统包括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设置有电子阀,所述恒温水槽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且所述恒温水槽的后部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连接保温盖;
所述恒温水槽的内部中空,且所述恒温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槽以及不锈钢支架,所述不锈钢支架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不锈钢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透水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盖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流量计,且所述流量计内设置有气管,以及时输送气体至所述恒温水槽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盖上设置有气阀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水槽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不锈钢支架连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计的量程为30-100mL/min。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接通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的溶液利用空气能热水器进行加热,以达到预设温度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水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调节所述恒温水槽内的溶液温度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的另一端接通溢水口,使得储水箱内部的溶液能够重复循坏利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材料生物降解试验的恒温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英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英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