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7468.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王建华;何峰;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02 | 分类号: | F03B3/02;F03B3/18;F03B11/06;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两级 流水 轮机 二级 复合 支撑 方法 | ||
1.一种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二级混流转轮(4)入口的水平段处设置沿圆周布置的N个承载式固定导叶(5),且每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上端均抵至二级流道(6)上内壁,下端均抵至二级流道(6)下外壁;
步骤2),在N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对应的二级流道(6)上壁上端且位于二级流道(6)无水空腔内设置环绕主轴(7)的复合轴系支撑结构(8);
步骤3),在N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下端设置沿圆周布置的二级流道座环(9),二级流道座环(9)能够承载来自N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和二级流道(6)内壁结构的静载荷以及来自复合轴系支撑结构(8)传递过来的轴系支撑动载荷;N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复合轴系支撑结构(8)及二级流道座环(9)共同构成一体化环形支撑结构;
步骤4),将推力轴承(3)从水轮机尾水管(11)下方大幅上移至发电机转子(1)下方,由发电机下支架(2)支撑;
步骤5),将主轴(7)长度缩短至二级混流转轮(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沿圆周均布,位于二级活动导叶(1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二级活动导叶(10)数量,或等于二级活动导叶(10)数量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级流道(6)为由内壁和外壁共同形成的断面呈扁平化双曲面型的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复合轴系支撑结构(8)包括与N个所述承载式固定导叶(5)对应的二级流道(6)上壁上端连接的下环形结构(8-1),所述下环形结构(8-1)上端朝向主轴(7)设有径向布置的M个支撑肋(8-2),M个所述支撑肋(8-2)靠近主轴(7)端设有与主轴(7)配合的上环形结构(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结构(8-3)与主轴(7)以导瓦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两级混流水轮机二级流道的复合轴系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二级流道座环(9)内径与承载式固定导叶(5)内径相同,所述二级流道座环(9)外径与承载式固定导叶(5)外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74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形体、髋关节部以及转动机构
- 下一篇:自适应调节装置、车辆以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