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及支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0020.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隧道 施工 方法 支护 结构 | ||
1.一种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沿拟施工组合式隧道的拱圈结构的弧长方向间隔开挖多个先行隧道;
步骤S2,对所述先行隧道进行加固;
步骤S3,开挖多个所述先行隧道之间的后行隧道;
步骤S4,对所述后行隧道进行加固,并且使所述后行隧道与所述先行隧道连接以构成所述拟施工组合式隧道的拱圈支护结构;
步骤S5,对所述拱圈支护结构的下方的岩体进行开挖,以施工出所述组合式隧道的边墙结构和仰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圈支护结构的拱脚位于所述边墙结构的外侧的岩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圈支护结构的拱脚为平面,且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边墙结构连接,所述加强件还与所述边墙结构的外侧的岩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对所述拱圈支护结构的下方的岩体进行开挖施工,施工出平底隧道;所述平底隧道的底部高于所述拱圈支护结构的底部;
步骤S52,对所述平底隧道的底部进行拉槽开挖施工,施工出异形隧道;其中,拉槽开挖方向为所述拟施工组合式隧道的长度方向;
步骤S53,对所述异形隧道的侧端的岩体进行跳槽开挖施工,施工出所述边墙结构;其中,跳槽开挖方向为所述拟施工组合式隧道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还包括:
步骤S54,在所述步骤S53施工出所述边墙结构之后,对所述拱圈支护结构的下方的岩体进行开挖施工,施工出所述仰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在施工出所述边墙结构后,在所述边墙结构内侧施工出与所述拱圈支护结构连接的边墙支护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在施工出所述仰拱结构和所述边墙支护结构后,在所述仰拱结构的顶端施工出与所述边墙支护结构连接的仰拱支护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8,在施工出所述拱圈支护结构、所述边墙支护结构和所述仰拱支护结构后,利用衬砌台车对所述组合式隧道进行一次整体性拱墙衬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在拟施工组合式隧道的外侧施工出辅助竖井和施工通道,所述施工通道位于拟施工组合式隧道的拱圈结构的上方,所述施工通道与所述辅助竖井连通。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施工出的组合式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拱圈支护结构,设置在所述组合式隧道的拱圈结构处,所述拱圈支护结构包括加固后的多个先行隧道和多个后行隧道,所述多个先行隧道沿拟施工的拱圈支护结构的弧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后行隧道设置在所述多个先行隧道之间,且与所述先行隧道连接以构成所述拱圈支护结构;
边墙支护结构,设置在所述组合式隧道的边墙结构处,且与所述拱圈支护结构连接;
仰拱支护结构,设置在所述组合式隧道的仰拱结构处,且与所述边墙支护结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00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